返回第四百二十五章 石井山基地(5)(第1/2页)  重生在197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午十点钟,惨白的太阳挂在晕白的天空上,像一团冰激棱一样没有一点热度。

    至少五级的北风不断的忽啸着在地面上盘旋,不时的扬起一蓬雪屑,或是跑去撕扯行人的围巾。

    到处一片白茫茫的,几棵低矮的枯树和一片一片倔强的草梗站在雪地里,不停的和刮过的风战斗着。

    抬头远望,能看到红色黄色灰色的粗大烟柱飘荡着升向记空,那里是石井山钢铁厂,也就是后来的首钢原址,现在的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这个地块实际上处于八宝山和石井山公园之间,上面:“那是人工造的训练池吧?等开化了看看,这个简单,到时候弄呗,十年的保密研究,生活上一定要周到再周到,可不能因小失大,而且也不能不让人探亲休假吧?这个得弄个制度出来,要不然铁人也得出事。”

    柳教父说:“这肯定的,哪能说真十年不出山啊,半年一次假嘛,咱们在哪租个小岛或者修个渡假的酒店啥的,到时把他们家人接去就行了,这事后面弄就赶趟,不急。”

    张兴明扭头看了柳教父一眼,说:“这个主意不错,那就在海南岛吧,反正早晚也得过去,过了年我就叫人去,在三亚湾建个渡假山庄,起个酒店。咱们这大部分是北方人,到时候把休假的日期就定在冬天,去海边过一过温暖的冬天。”

    柳教父说:“用不着这么大张旗鼓吧?那投资可不小,海南岛那边除了海啥也没有,钱投那,还不如多买几台设备呢。”

    张兴明说:“没事,早晚也得建,我下面还有个连锁酒店,现在全国占地建呢,也不差这一个地方,海南岛将来的发展我还是看好的,早占上也是好事。”

    海南岛1988年建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相当于内陆一个小县城的海口一夜巨变,变成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地价一日三涨,和北海隔海相望的三亚更是涨的飞起,93年平均房价就一度达到了8000以上。

    从89年到93年,整个海南带着广西北海地价狂飙,到93年全面崩溃的时候,总投入资金达到了疯狂的800亿,银行呆死账400亿,天涯海角烂尾楼成为海南三景。

    想到这张兴明歪嘴笑了一下,今年先过去在三亚和海口,北海占些地,除了自己用以外,可以捂到92年卖啊,这个时候又没有买地限期开发的法令,随便你放多久。92年地价的涨幅不但能挣回来全部投资还有剩余,而且到了93年崩盘之后还可以低价再买批烂尾楼进行改造,这又能挣一笔,还能获得海南政府的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柳教父很感兴趣的问:“你还有酒店?还有啥?我就知道你是开商场起家的,这年头开商场是真赚啊,我前阵子还在想,实在不行弄个商场干干,工资就不用愁了啊。”

    张兴明哈哈笑起来,想起来上一世柳教主蹲马路边练摊的情景来,说:“对,我是做商场起家的,咱们国内缺物资嘛,算是捡了个便宜,赶上好时候了。然后我又弄了传呼公司,哦,你用这个126的寻呼就是我的,不过京津沪地区是特许的加盟商,我只收点管理费用,你知道,京津沪地区大龙恶虎多,我玩不起。现在我还做地产,各个省的主要城市开发商业区,盖起来了我的商场和酒店就入住,算是自产自销吧,基本上就这些了,挣钱的门道多了,不可能全占了,也干不过来。”

    柳教父说:“你不是还弄了个轿车厂吗?”

    张兴明慢慢往前走,鞋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响,说:“那个还没动呢,研究所在香港弄起来了,厂子这边估计最快也得88年能投产,现在不能算。我还弄了自行车厂,服装厂,都在纸上呢。”

    两个人半肩顺着营区内的路慢慢走着,就近看着一排一排的营房,柳教主前后左右看了一圈说:“这地方比我想像的还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