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由山长张安博个人出资建立书院。在雍治九年的水灾重建后,随着咸亨商行的成立,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书院。
再加上第二任院长叶鸿云锐意改革,采纳贾环的诸多建议。此时的闻道书院已经是全国顶级的书院。设有藏书楼,印书局,操场,食堂等处。类似于现代大学的配置。
又设教授、讲师等等级,配备住宅,放薪酬。京城大小的学院数十家,很大部分优秀的老师,都转投闻道书院。其不乏拥有进士功名者。
书院又在经义外,设有算术、刑名、钱粮、钱粮、管理、经商、工科等课程。若是无意于科举,可转修这些课程。亦可选修。毕业后,有的进入咸亨商行。里面需要大量的人才。有的给老师的官场朋友们当幕僚。有的,去其他商行谋生。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全国的官办县学、州学、府学,私立的学院闻道书院是佼佼者,在教授童生、秀才这个级别的学问上,独领风骚。
所以,不乏权贵子弟入学就读。像秀逸少年这样的学子,还有很多很多。
闻道书院招收学生,有多种渠道。大致上,分两种。权贵子弟,可以缴纳5oo两银子,入学就读。其余,以资质论。有招生考试。学校设有奖学金。
书院校风严谨,以章、考试成绩论英雄。类似于现代的公立小学合体。
课桌旁,少年的朋友写了张纸条过来,问道:“贾兰,你怎么啦?过两天可要县试了。”
雍治十四年春,在礼部会试决出天下魁的同时,天下各州县同时在举行童生试三关的第关:县试。
现在还留在闻道书院里读书的童子,基本都是宛平、大兴两县的考生。路途较远的,已经各自回县。贾府地处京城内城西,属于宛平县。县试定于二月十二日。
贾兰想了想,在纸上提笔,回答道:“我娘今日来东庄镇。”
十月,太子政变。贾府遭受大难。幸得环叔调兵回来撑过去。他很担心他娘亲。他回府小住了几日,又给他娘打来书院读书。他知道他娘:望子成龙!
春节时,以如今贾府权势之盛,门前宾客如云,外加世交好友的来往、年酒、唱戏,府太过于热闹。他在府里只住了五天,就回到书院读书。此时,他有些想念母亲。
慈母手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小雨飘零。
闻道书院新小区内的教授院落区,院长叶鸿云的住处。敞轩,汇聚着数名士子:公孙亮、罗向阳、庞泽、乔如松、卫阳、许英朗、姚纬、纪鸣。谈笑甚欢。
来自书生食府的美酒佳肴,陈列在案几前。小雨落在栏杆、石板处,欢乐的汇成小溪,流走。
今日众人聚会,主要是贾环来信给叶先生:问诸位同学,何时出至京城参加丙辰科会试。他安排食宿。另有书信给诸位同学。
雍治十三年,天子以太上皇七十寿辰开恩科。当时,闻道书院只有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参加,全部取。
贾环以句“匹夫可为百世师,言而为天下法”破题,夺取会元,殿试探花,现为翰林侍讲。公孙亮弃官,回书院治学,他的志趣不在仕途。罗向阳立誓非三鼎甲不入仕途,在书院教书,攻读。
雍治十三年,同样是乡试年。月,庞泽,乔如松,许英朗,卫阳等多人参加乡试。只有许英朗人通过北直隶乡试。其余几人,两试不,科场蹉跎。
因而,今年的会试,只有去年六月来京城参加贾环的婚礼留下来的纪鸣纪德信、罗向阳、许英朗参加。书院诸人,并无国子监贡生。
叶鸿云性情宽厚,摇头,轻叹道:“子玉的心态如今是越来越悠闲。这不是什么好事。我虽然于官场不大懂,也知道逆水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