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同时也看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看过你采访克林顿的新闻,那期做的很棒。”李和笑着解释道,“很多事情都是由秘书安排的,要知道是你,我肯定不会拒绝的。”
“要不我给你做期专访?”江映雪兴致勃勃的道,“我观察过你的履历,这么多年你只接受过次电视采访,而且还只有十分钟。
报纸媒体,倒是有,不过好像也只不超过五家,好像你挺排斥媒体的?”
“抱歉,这个不是排斥,而是没有必要。”李和苦笑道,“我可不想走大街上都让人指指点点,让我安心的做我的路人甲吧。”
江映雪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只是好奇的问,“难道因为你做过老师,所以现在这么关注教育问题?你这阶段所有的采访都是关于教育的。”
李和想了想道,“大概是吧,因为只有教育才能培养人才,人才才是第生产力,咱们这样个大国,要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要建设制造业大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教育。”
“可是,当前教育体系的问题很多,比如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唯分数至上,你为什么偏偏关注教师工资这些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并不是教育的痛点?”江映雪说完,抿口茶,笑盈盈的看着李和。
“教师才是教育的主体和根本,增加教师收入自然是无可厚非。”李和手触到口袋里的烟盒,还是忍不住摸出来根,他现在是三五天才抽根烟,相比较以前,烟瘾已经在逐步得到控制。
缓缓的吐了烟圈,继而道,“可能每个人站着的位置不样,看教育问题的角度也不样,我是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受益者,如果不是因为高考,不是通过应试,我想就没有今天的我,可能还在闷头在土地里面刨食,可能还像国绝对多数农民样,在为孩子几块钱的学杂费犯愁。
那么,就更没有资格坐在这里和你讨论关于教育的话题。
我们班里的许多同学也是,他们很多都是来自国广大最偏远的农村,我个同学说过的句话很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如果不是因为读书,他这辈子的活动半径超不过50公里。”
这话其实是穆岩说的。
如果没有高考,不拼考试,祖宗代都是贫下农的他还能依靠什么?
“你想问题的角度很特别。”江映雪被李和的番话说的目瞪口呆,她想不到在大肆批评应试教育的今天,居然还有人支持所谓的应试教育,“我想说点,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高分低能者,刻板而缺乏创新。”
“我们俩都是个学校出来的,咱们同学要么是全国科状元,要么是理科状元,个个都是考试高手,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高分低能的印象?”李和猛地拔了口烟,“而且,全国高校出国率最高的就是咱们附近两所学校了,而且读硕读博的院校不是哈佛就是麻省,毕业后很多都是在硅谷和美国各大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就,我可是点都看不出哪里低能了。”
江映雪摊摊手,“可是这些都不具有普遍****后近40年,我们个泱泱大国至今没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严重缺乏创新,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我们应该努力正视自身,不能讳疾忌医。”
服务员端菜上来,李和把盘鱼转到江映雪的面前,“试试这里的红烧鱼,很不错,我挺喜欢吃的。”
“诺贝尔奖能说明什么,日苯前首相佐藤荣作得国,戈尔巴乔夫都得过这个和平奖,能说明什么?”李和拿起啤酒,见她不要,就给自己倒了杯,笑着道,“当然,这不是吃不到葡萄说不葡萄酸,还是那句老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其实对国来说,就是时间问题。”
江映雪敏锐的道,“你的意思是这是因为政治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