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二章 思想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第2/4页)  三国小兵之霸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期。

    种种迹象表明,刘备的计划,应该有很大成功的可能。新汉朝,马上就要进入一个四面楚歌的局面,风雨飘摇。届时,他刘备可迅速的夺得益州政权,打造一支强军,进军中原,驱赶异族,一定江山。

    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哪怕曹操派出其大将,其乎将他刘备射杀于襄江,刘备心里最恨的人,依然并非是曹操,而是新汉朝的刘易。

    因为,曹操几乎毁掉的,只是他刘备的身体生命。而被刘易毁掉的,却是他的心,他的精神,他的形象,他的一切。

    尤其是,他被救醒之后,得知荆州局势,得知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居然毫不犹豫的就投了新汉朝刘易之后,刘备心底里对刘易的恨,就算是倾尽三江之水,怕都难以让他洗涮得去。

    刘备又因何恨刘易呢?

    说起来,似乎是有点无缘无故,甚至,站在刘易的立场上来看,似乎也有点很无辜。但是,认真来说,这却也是一种常态,一种常人都会有的行为念头。

    嗯,刘备从起兵开始,他打着的,就是仁义之师,平时的言行举止,亦是以堂堂正正的仁义君子示人。可以说,他的名号,已经慢慢的打响了起来,虽还不能说,海内知名,但是,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被他的仁义品性所折服,无人不称赞他刘备是仁厚德备的人。

    这个,刘备已经将其视为自己的信仰,视为自己今后逐鹿天下的行为准则,打着仁义的旗号,天下哪不可去?只要到了一定的声望的积累。那个时候,他振臂一呼。天下英雄顺服,响应他的号召。那时,他便是仁义的化身,天下仁厚君子的代表,谁敢对他不服?那时候,文臣武将,慕名来投,再加上他是汉室宗亲的身份,到时候,他要自立。或是在朝堂,都可以成功,成为天下人人敬仰的一个英雄。

    可是,刘易的突然掘起。这就等于是一锅好烫,掉进了一颗老鼠屎,严重的影响到了他的大计,让他的仁义打了一个扣折。

    就好比,现实当中,一个人人称赞的官员或明星。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在他们正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说他曾经抛妻弃子,说他曾做过某某的不乎合他现在身份名誉的坏事。如此一来,他那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立马就会崩溃,就会遭受到世人的质疑,受人诟病。那么。对于那个跳出来挑刺的那人,是否会对其极度的痛恨厌恶呢?在心里。是否会认为,那个人就是毁了自己一生。毁了自己所有努力的人?这种恨,真的是思想有多深,就会有多深。

    对于刘备来说,原本,他当初在洛阳,留下刘易等一众伤兵在洛阳自生自灭,他并不觉着是什么的不义之事。毕竟,在当时,朝廷已经有了明文规定,民间招募的,为了打击黄巾贼而聚拢起来的义军,必须要尽快遣回家,各自散去。他那样做,也只是听从朝廷的命令罢了。何况,他认为,自己能够冒险对当时的当朝朗中张钧投诉了他们义军的困境,从而获得了朝廷拨下来了一点赏赐,这部份赏赐,他亦已经分给了那些义兵。总的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了什么。

    就好比,后现代中的某个官员或名人,甚至是普通人,别人指责他曾抛妻弃子什么的。他会觉得,站在当初的立场上,当初的情况当中,他给当时的妻儿分了财产,那么,他觉得并没有做错什么。

    可是,真的没有做错么?心里当真的就那么心安理得么?就当真的没有一点惭愧么?

    这个,或者要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抚心自问才知道了。

    但总的来说,这毕竟是刘备人生的一个污点。

    尤其是,当刘易冒起出头,风头甚至盖过他刘备之后,世人只知刘易一心为民,只知刘易仁义,却不知他刘备仁义之时。刘备的心里会如何想?当世人都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