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姜尚住了二三日、辞别太子西去。姜尚告太子曰、‘若遇明君、必与太子去破纣矣。’太子见言甚喜。
辞别太子、姜尚西进、人尽说西伯侯仁德有道、招贤纳士。姜尚心内思惟、‘便待投西伯侯去吾命末合发禄、更待数年、方得君臣道合也。然是姬昌重贤、而不可便去。自投西伯侯、西伯侯亦不知隐迹之士、姜尚且为钓叟。
却说、纣将飞廉共费孟、领兵入朝歌见帝、山呼万岁、‘臣启我王、如今。‘纣王闻奏大喜、令赏二将。二将退去。
有一日、纣王宣文武父于后宫梧桐园?、置御酒赏百官饮宴、盛众之次、见群花深处、闻一声响亮、文武皆惊。见一只九尾金毛野狐、在于花树底下坐。有纣王伯父比干奏曰、‘此为妖怪、臣用弓箭shè之。’比干拈弓取箭、shè中狐一箭、火光进散、带箭入窟窍中去了。比干又奏曰、‘令壮士掘之。’纣王依奏、令壮士掘开窟穴、见华身白面、可有百狐。比干又奏曰、‘除此妖怪。’纣王大喜。文武皆退、纣王来后宫见妲己、具说比干之事。妲己见言、一声仆然倒地。令右扶起、王怪问曰、‘卿何如此。’妲己口也不语、心内思惟、yù言、‘比干坏了我祖上、尽是我枝叶来、气倒我、恐大王知足妖怪。’半饷无言。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妲己奏曰、‘臣妾从幼小时心疼、多年不发、今发。’妲己又奏曰、‘休jiāo杀害狐狸、杀生害命。’纣王依奏、令出榜于朝门外、并不得杀害狐狸。妲己心中思惟、乃恨、‘比干须jiāo死在我手。’
有一日、比干打酒池ròu林pào烙虿盆边过、忽有旋风闹起、?是枉死生灵。比干见如此之事、言曰、‘此事都因纣王信妲己之言、苦害宫妃、枉死之魂、未蒙出离。’比干自言曰、‘我是皇伯、可谏于王。’比干心怀此事、至殿下、见纣王与妲己对坐、比干谏曰、‘臣启陛下、大王宠信妲己之言、置下酒池ròu林、pào烙虿盆、积粟成尘、修建台合、剖腹胫之过、除斩忠臣、作酱献巴、损姜皇后、贬殷jiāo、囚姬昌、反了黄飞虎、皆是我王之过也。皆是妲己拥蔽圣聪。大王试可深思、岂不痛哉。除斩了妲己、全门赐死、此是大王仁德复行也。愿大王依小臣之言、黎民仰之。’纣王无言。比干又奏曰、‘昔日祖父汤王下车、抱尸而哭、有一大臣问曰、“何故哭之伤情。”汤王曰、“朕闻三皇五帝尧舜禹之时、至饿孳死者并无。今到寡人之时、亡孳者无限、岂不是寡人无德。”言罢、汤王遂开仓库、救济贫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尽称圣治之王。此是汤王之德也。陛下思之、依小臣之言、斩了妲己是也。’纣王不悦、不听比干之言。
诗曰、
唐虞揖逊底和平、及纣如何播恶声。
若听比干忠谏论、江山不被外人争。
比干又奏曰、‘昔日夏禹王之后、生桀王无道、建都在蒲城州安邑县。不修国政、出敕令不jiāo百姓种团养蚕、递相保守、天下大乱。汤是桀王之臣、见此无道、共伊尹伐之。大王不信小臣之言、亦如桀王之过也。’纣王亦过一言。比干又奏曰、‘陛下岂不闻祖父汤王为君乎。天下大旱七年、终日祈雨、雨不降、乃祷社稷之神、雨亦不降。汤王曰、“社稷之神是尧王之臣他、姓姬、名弃、是古尧王之神也、祷之无灵、可宜除之。”太史奏曰、“若要雨降。陛下可尸一人祭天、雨乃降矣。”汤王曰、“罪在朕躬。朕躬有德、上合天心。若下烧一人祭天、何可烧他人乎。罪皆在朕。若天降雨、朕当亲登柴笼烧朕。”汤王遂积柴于市中、汤王自登接笼。四方居民、咸皆仰叹。有太子并皇后、见帝侧隐不忍之心、奏王曰、“俺二人亦登柴笼。”三人在于上、合目而端坐。四面火起、烟稻迷空、民人哀嗟言、“王命须臾而休。”忽?浓云、密布甘泽如倾。万民称言、“惭愧。”顶礼。汤王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