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保持自己的领跑地位,使自己处于绝对的优势位置,关键是要保持技术的领先,也就是要不断地创新。
------------
行业标准型模式
------------
在一个尚未成熟的产业里,如果想把自己的企业标准打造得具有先进xìng和可参照xìng,并想让企业能够较为长久地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位置,就应尽可能地使企业标准成为产业标准。这实质上是在抢占“制高点”,是在产业内的众多竞争企业中脱颖而出的有力武器。因此,产业标准模式是首选的赢利模式之一。对参与竞争的企业来说,经营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在极度竞争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依靠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来赚取利润已不大可能。就像上市后企业的财务状况会更加透明一样,进入网络,企业的许多经营活动都将在“阳光”下进行,虽然好像少了些“自由”,但多了“规范”,当然也就多了健康成长的空间和环境。
关键提醒
第一,先期进入并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最容易获得创建行业标准的机会。在这种模式下,应该尽早地抓住并介入创建产业标准的机会。为什么跨国公司爱普生不遗余力地推动制定我国打印机行业标准?为什么当年“南极人”参与制定了保暖内衣的产业标准之后,导致了业界创始者和领先者俞兆林的破产?抢先制定产业标准的重要xìng是不言而喻的。我国VCD和DVD机行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反面的教材,因技术与标准均掌握在别人手里,尽管市场需求巨大,但国内企业赚的仍然是小钱。大量的标准127
与技术专利费被国外公司轻松掠走。第二,即使目前已是产业标准制定者,也不能高枕无忧,新的产业标准随时都会出现,企业应积极更新标准,使其保持着略高于本产业的状态。如今,计算机领域内的巨头们已经开始加入到制订网络标准的角逐中,惠普、微软、IBM等跨国巨头纷纷投入巨资开发网络产品,希望能在下一代网络技术标准中拔得头筹。任何有实力的企业都不会坐视巨大的市场商机而不闻不问,在激烈的竞争中夺得最大蛋糕的往往是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
典型案例
微软创建行业标准
------------
行业标准直击企业软肋
------------
能够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的企业,不但可以证明企业的雄厚实力,更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实践证明,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因为标准之所以称其为标准,就是在于它可以排斥“不达标”的竞争者的进入,还可以向使用标准的对手收取“入场费”专利使用费。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的任何一种标准都可以随便成为行业标准的。蛹在化成蝶之前,是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的。首先,企业要先标准化自己的标准,并努力使其保持领先地位和逐渐成熟。我们知道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决定着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标准化在128
第十一章行业标准型模式企业里有多方面的作用,那么在市场竞争这个问题上标准化能起作用吗,能起什么作用呢?仅就市场竞争而论,标准化的作用简言之,就是能够让企业尽可能赢得市场竞争。当然并不是企业实行标准化就能赢得市场竞争,标准化没那么灵。但是如果把标准化工作做好了,确实对赢得市场竞争大有裨益。标准化工作应该怎样做才算做好了?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也不好一概而论。根据经验,企业标准化工作一般要攀登三个台阶,或者说要走“三步曲”。首先,开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