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瑶并未听从,他的想法是谁也更改不了的,他那么傲慢,不认为别人会想得比他周到。诸位同僚之间,开始流传荀瑶为人凌厉狠dú、类似他的祖父荀跞的言论。
如今情形不似当初,仅有智氏之军未免薄弱,荀瑶开始寻求援助,他以曾与赵氏有盟约为由,来书请求赵氏出兵,这盟约是范、中行氏之乱时荀跞与赵鞅定下的盟约。赵鞅接到书简十分头疼,又不好推辞,便把赵无恤叫来,将这个任务jiāo给了他,让他带领赵氏的部分军队跟从荀瑶,对于智氏则回复说自己有病在身,不能亲至。
赵无恤得知父亲把如此重要的任务jiāo给他,既欣喜又恐惧。赵鞅没有对他多嘱咐什么,就叫他去了。赵无恤第一次单独参与国际上的行动,心中不安,一举一动都尽量小心,如履薄冰。
荀瑶的军队先行出发,在郑国郊外驻扎下来,等待赵军。两军汇合之后,为了不显得无礼,赵无恤决定主动去拜会荀瑶。
虽然两人在幼时就认识,而且在这些年中在各种场合遇见过好几次,可赵无恤在军中的官职毕竟较低,而且前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晋阳处理政务,没有专门正式地拜见。于是就按照初见的礼仪,因为身处军中,准备了革铠、辔头、马鞍等行军必要之物,装盛在漆木箱子里,亲自前去献给荀瑶。
在准备东西时,赵无恤的眼前又浮现出荀瑶幼时傲慢的面影,他的记忆很是深刻,对于这次的重逢,顿时有了说不出的微妙滋味。
赵无恤被引进军帐与荀瑶见礼。帘幔一揭起来,赵无恤看见荀瑶身着玄色便服,不甚端正地坐在矮几前,以手支颐,仿佛正在沉思。见到面前有了来人,他才站起身,面上立即露出一贯的那种讨人喜欢的笑容。赵无恤微低着头,努力使自己看起来谦和,不知是不是偏见的缘故,他在荀瑶的笑容中看到了虚伪。
荀瑶却好像很感兴趣地打量他,等双方落座之后,他微笑地说:“我正等着你来呢。”
今日主动前来拜见,已是很客气的做法,荀瑶却说等着他这么做,未免也太不谦虚了。赵无恤望着他,一时不知如何答话。荀瑶的容颜比起少时更加出众,身着戎装更是英武潇洒。可他的气质依旧令赵无恤感到不快,荀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赵无恤想了想,注意着不表现出任何情绪,随便答说了一些家父抱疾,不得已派我前来协助,久仰您的盛名,同处一军十分荣幸之类的客套话。
荀瑶津津有味地听着,根本没听进去,因为随即他问赵无恤:“要出去走走么?”
赵无恤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荀瑶从容地注视他,那样子叫人觉得只有不解风趣的人才会拒绝。赵无恤略略颔首:“悉听尊便。”他说。
荀瑶换了身衣服,他们便散步似地走出了军帐,赵无恤是正午来拜见的,山坡上面,天边的云絮白得令人心旷神怡,强烈的阳光从碧蓝的云霄上倾洒下来,毫无阻拦地照耀着空dàng的四野,照耀着生满荒草的平地和黄土堆积的秃垣,照耀着满是尘埃的虚空。山坡下面,赵军刚到不久,正在安营扎寨。黑黝黝的人群在阳光下移动,舒展着身躯,挥洒汗水,被他们扔在一旁的武器和锅子闪闪发光。
荀瑶的营地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自然是有讲究的,这地方很适合望,可以随时观察郑国方面的动向。荀瑶带着赵无恤穿过智氏的军营,远远近近地传来口令声,原来是智氏的士兵正在营地的空隙间cāo练,赵无恤望着那些排列整齐、训练有素的人群,明白荀瑶是要向他展示智氏的强大。
他转过头去望向荀瑶,荀瑶的神情慵懒而自在,丝毫没有表露自己的用心,有一搭没一搭地同赵无恤说闲话,时不时应和一下其他人的行礼。等他们穿过半个军营,走上一条掩映在小灌木丛中的窄径,荀瑶忽然叹了一口气,说道:“哎,理当问问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