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估计除了青楼那些地方还在营业,其他的酒楼店铺早就关门了,夜市的小摊贩也都收摊了。
路上原本是不该有多少人的,可是,杨若晴却看见有三五个人从街角那边过来。
他们都穿着一样的黑色袍子,头上戴着黑色的风帽,低着头,行色匆匆,也不说话不交流,就这么三五个一群的从街上过去。
在经过酒楼这附近的时候,走在最后面的那个人突然不小心绊了一脚,一个东西从怀里掉到地上。
是一本卷成了书筒的书册子。
那人俯下身去捡起来的瞬间,头上戴着的斗篷脱落,露出一张中年妇人的脸。
原本走在前面的几个人听到身后的动静,也停了下来,他们转过身看了那个中年妇人一眼,责怪了两句,众人便接着行色匆匆的走了。
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杨若晴觉得有些眼熟。
突然就想起了上辈子有一阵闲来无事去乡下度假,夏日的午后,经常看到门口大路上,成群结队的乡下大妈还有老太太们行色匆匆的过去。
一周总有那么几次,刮风下雨都无阻。
觉得奇怪,问她们干嘛去,她们说去附近的教堂做礼拜。
问她们信的是啥教派,她们异口同声的说,是‘鸡头教’。
汗……
眼前这一伙半夜出行的妇人,该不会也是信教,赶着去做礼拜的吧?
可问题是,这是古代,现在大齐信奉的教派就两个,佛教和道教。
并没有引入西方的教派。
这些妇人该不会是去信黑莲教的吧?
想到这儿,杨若晴赶紧跳下墙头,试图去追。
却发现这几个妇人竟然都走得没影了。
算了,明天再接着蹲守。
当务之急,是先守着儿子,一点一滴去温暖儿子的心,让他愿意敞开胸怀来接纳她这个娘。
隔天早上,杨若晴起了个大早去了酒楼灶房,给儿子包了蔬菜饺子,蒸饺,煎饺,鸡蛋饺,米饺。
青菜肉沫馅儿的,香菇虾肉馅儿的,以及红豆玫瑰沙馅儿的……
用精致的小碟子装着,每一只小碟子都只装了两只饺子。
如此才能让儿子吃得不腻歪,品种多,营养周全。
自然,她又是瞒着辰儿的,怕辰儿气还没消,到时候知道了不吃。
所以托姓康的大厨和暗卫保密,让他们把饺子送进了辰儿那屋。
她自己则胡乱吃了点稀饭,上昼挎着个篮子去了建邺城的瓦市。
这里靠近东面大海,城中好几条河流经过,当地人喜欢食用海鲜之类的鲜货。
杨若晴想去瓦市淘点最新鲜的海鲜,然后给辰儿做好吃的。
七年没照顾孩子,她心里都是愧疚,恨不得把这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一股脑儿塞到他嘴边,就怕他没那么大的胃口。
且说杨若晴在瓦市里挑挑拣拣,买了鲜活且极赋张力的小鲍鱼,等会晌午给辰儿做香辣小鲍鱼。
然后又买了花蛤,晌午给辰儿做花蛤蒸蛋。
猪的肋骨也剁了两斤,打算晌午再给辰儿做一道脆香的芝麻烤排骨。
手里的篮子越来越沉,杨若晴还在乐此不疲的往前走,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事儿,比为自己儿子精心准备一顿午饭来得更满足,更有意义了。
前面不远处,围了一大圈的人。
圈子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圈子外面呢,也是三五成群的在那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杨若晴在附近的一个摊位上买蔬菜,听到摊主也在跟旁边人议论这个事儿。
“那家的男人也不晓得信了啥邪教,生病了受伤了都不肯瞧大夫,也不吃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