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01章 去老陈家送礼(第1/2页)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到杨华梅这副尴尬的样子,杨若晴也淡淡一笑又把话题重新转移了回来。“所以说啊,还是像我们这样好,从前就不咋被奶待见,这会子她甭管咋样对狗蛋,咱也是内心毫无波澜。”她道。“姑啊,你呢,也别觉着有落差了,这十根手指头伸出来也是有长短的,爷奶上了年纪,眼下狗蛋是最小的孙子,这孙子跟曾孙不一样,爷奶多疼他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把鸡蛋糕吃了,芝麻糊喝了,身子暖了,啥郁闷之气也就一扫而空了,日子还得接着过,看开就好。”她道。且不说梅儿姑姑,即便是自个,其实也要有这个觉悟。老爹杨华忠和老娘孙氏对宝宝和大志,现在确实也是掏心挖肺的好,大家有目共睹。一旦大安的孩子落地,爹娘对宝宝和辰儿的疼爱,是不会减少。但是,人的精力必定是有限的,他们会分一些去大安的孩子身上,而大安的孩子是他们的亲孙子,到时候跟他们朝夕相处,渐渐的,一天一天,一点一滴,这精力和关注力就会不知不觉的往大安的孩子身上转移。而外孙和外孙女一天天长大,上学,玩耍,在他们膝下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憨态可掬的小孙子每天承欢膝下,久而久之,这情感的天平也会渐渐偏移。在这里不是要指责父母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们对孩子们的爱其实都是存在的。只是,精力和时间,以及距离等诸方面因素作用下,会有亲疏远近。这是一种规律,没法逆转。所以,要学会去适应,去接纳,去看开,去理解。因为当某一天自己做了祖父母的时候,对儿女们的孩子们,或许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但对孩子们的爱,是一直都存在的,这就够了嘛!听了杨若晴的一番开导,杨华梅心里面似乎敞亮了一些,没先前那种酸得想要流泪的感觉了。她告辞后,堂屋里就剩下鲍素云跟杨若晴两个人面对面烤火。鲍素云道:“你梅儿姑姑啊,说到底还是从前日子太好过了,爹妈捧在掌心上疼着。”“她要是换做我这样,呵呵,我娘家哥哥十年前就死了,我连个供我挑剔的娘家都没有!”她道。杨若晴伸出手来轻轻覆住鲍素云的手:“五婶别难过了,你还有大宝和绵绵,还有我五叔呢!”“再说了,我娘和我爹那边,就是你的娘家。”鲍素云轻轻点头:“人要知足常乐,你梅儿姑姑其实真的足够好了,你爷奶就算再怎么疼狗蛋,也不会疏忽她的。”“不是五婶我在背后搬弄是非,说句不好听的话,在你爷奶心中,即便眼下狗蛋排第一,大白小黑也是稳稳当当排第二。”“永进大安小安这些家里的亲孙子们,全都拍在大白小黑这两个外孙后面。”她道。杨若晴笑了笑,“五婶,你这不是搬弄是非,你这说的可是大实话啊,咱老杨家的明眼人都看得出,只是懒得去计较罢了!”“从前大伯活着的时候,爷最器重大伯,奶最偏袒四叔,最宠爱我姑。”“我爹和五叔,几乎就是作为绿叶陪衬着他们几朵红花长大的,可结果呢,如今红花都凋谢了,这两片绿叶倒是茁壮成长,开枝散叶,家里的小日过得红红火火呢!”杨若晴道,说到这些的时候,目光亮晶晶的,满脸都是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这群爹不亲娘不爱的绿叶还有绿叶的子女们,凭借自己的顽强不息,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绿荫将整个老杨家全部笼罩其中。腊月二十,是双日子,也是菊儿家小婴孩洗九朝的日子。作为娘家人,刘氏带队,鲍素云,赵柳儿,杨若晴,杨华梅等几人结伴送礼去老陈家。原本杨若兰也是要去的,可临时闺女生病了,她走不开,只得将贺礼放在杨若晴这儿,托付她带过去送给菊儿。家里条件好了,去走亲戚再也不用在隆冬的寒风中坐牛车了,两辆马车,前面的马车坐着康小子,大白,小黑,骆宝宝,大志五个孩子,杨华梅跟着维持秩序。后面那辆马车上,则坐着刘氏,鲍素云,赵柳儿以及杨若晴。“哎呀,我这都好像好几年没出老杨家院子了,今个这出来一趟,真是看啥都好啊!”刘氏扒在车窗边瞅着外面掠过的景色,一脸的兴奋。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