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离析,伴随着李隆基的失踪,燕京政权的倾轧,凉王李跃横空出世,只因为李跃深得民心,只因为李跃就像最后一根稻草,挽救黎民百姓于最危急的时刻,只因为在黑暗之时,凉王李跃重新点燃了希望。
收复长安,并且是酣畅淋漓,轻而易举的收复长安,以及陇右军对叛军胡人的狠辣,让那些流离失所,惨遭动乱之祸的汉人感觉到了一种民族使命感与优越感,在长安收复,新皇确立,郭子仪颜真卿等人得到重用的消息传出,瞬间就得到了各方的响应,长安是唐廷都城,象征了皇室的权力,新皇是李室的正统,代表着皇权的传承,李跃并无二心,颜真卿等人为平叛功劳巨大,得到重用这是众望所归,说明凡是在为反抗叛军所付出忠义之人,理应得到皇室的封赏。
民心可用,凉王李跃的一系列举动都深得称赞。
第二百三十二章收复关中,兵临范阳
更新时间2015-8-20 21:51:20 字数:2758
北路马遂率领三万精骑从云中直穿,向太原进发,与李光弼在太原切断安禄山的退路。
南路南霁云率领三万精骑向洛河进发,途中击败叛军伪将李庭望率领的二万叛军,解救了一直苦守了半个月之久的雍丘,雍丘太守张巡召集四方士兵,追用南霁云部向洛河进发,共同从侧面协助李跃围攻洛阳。
正面,长安收复,在zhàyào这种超越冷兵器范畴的武器的帮助下,李跃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留郭子仪镇守京师长安,并号召忠义之臣往长安汇聚,恢复唐廷政治秩序,李跃自己率领五万陇右军,再加上关中豪强所临时组建的一万兵马,出潼关,入陕郡,一路所向披靡,伪军皆见旗投诚。
安禄山集团的处境变得相当艰难,因为发动战乱,破坏了百姓民众的正常生活,被天下人认为这是倒行逆施,原先对于唐廷的不满而支持他们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凉王李跃的强势出现,随着凉王李跃的深得民心,巨大的号召力使得百姓走向叛军的反面。
在洛阳政治集团内部,上下猜忌,将相间争权夺利,矛盾重重不可开jiāo。安禄山原有的眼疾,因为情绪低落而加重,发展到双目失明,身体的多疾使得他的脾气变得极其暴躁,左右从人长长无故遭到鞭打深知丧命。
安禄山深居宫中,即使将相也很难再见到一面,有事需要经过宰相严庄老转单,严庄虽然受到重用,但是同样免除不了皮ròu之苦,其他人也都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情绪,造成了严重的上下离心。而凉王李跃对叛军的战斗不断地胜利,叛军节节败退,更增加了洛阳城中人们的恐惧。
十九日,李跃率领六万大军抵达洛阳城外,然而,李跃还没有发动进攻,就听到一条令人咋舌的消息,安禄山死了,长子安庆绪继位,这个消息令的洛阳城内的叛军更是人人自危,陇右军兵临城下,但是叛军已经先失去了斗志。
陇右军用毫不讲理的方式,zhàyào如雨而下,东京洛阳城成为一片废墟,此时,南面的南霁云已经率军抵达洛阳城,陇右军陷阵营在zhàyào的波dàng平息后,率先发动了进攻,洛阳城内,早已经没有叛军的影子。
一天的时间,燕京政权,安庆绪带着朝臣大军已经提前撤出洛阳城。
滞留一天,南霁云部与大部队汇合,此时陇右军气势如虹,四方不断有原唐势力归附,已经形成了十二万大军的规模,叛军意图讨回范阳,但是中间却有一道天堑挡住了他们,太原!北京太原汇聚了五万大军,马遂与李光弼早就在此做好防御,守株待兔。
安庆绪率领叛军八万人,在太原城外被挡住了返回范阳的去路,自此,这八万人大多都是范阳本军,都是范阳精锐,但是八万范阳铁骑,面对李光弼早已经做好的防御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