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度横扫?(第1/4页)  这个明星有点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人看好《寄生虫》在这一届奥斯卡上的表现,其中包括张安张承自己。
    “有人在提议将金龙奖国际化。”张安对张承说道。
    “好事儿,也是坏事儿!”张承想了想,说道。
    “你到看得明白。”张安说道,“圈内反应不一,有像你我这般觉得是好事儿的人,自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金龙奖国际化能加快华语电影国际化的进程,问题在于国内有多少电影竞争得过其他电影?”张承说道,“若是一届金龙奖,入围拿奖的几乎都是国外电影,那乐子可就大了。”
    华语电影丢不起那样的人。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么?
    未必不可能。
    当然,张承那话也有夸大的成分。
    金龙奖若是国际化,国内电影人沦为陪衬,那自然会让许多国内电影人接受不了。
    而且这样的人并不少。
    张安等人,为何觉得是好事儿。
    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能和国际上众多大导演争锋,不惧其他国家的电影。
    他们觉得是好事儿,也有从华语电影国际化考虑的。
    若是金龙奖国际化,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自然扩大。这对于华语电影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若是华语电影不给力,在金龙奖上沦为陪衬,究竟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那就难说了。
    若是华语电影人知耻而后勇,受了这般刺激之后,不断努力,提升自己,逐渐与国际接轨,那无疑是好事儿。
    可若是倍受打击后自暴自弃,那金龙奖国际化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张承没有否认张安那句“像你我这般”这话。
    其实,他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
    国际化也好,不国际化也罢。
    金龙奖国际化,从市场来看,无疑是成熟了。
    可从电影本身来讲,恐怕还差了几分。
    华语电影不是没佳片,电影人之中也有人才,可模式比起好莱坞来,无疑还是不够成熟的。
    能与国际佳片争锋的影片真不多。
    “对了,我接了一部主旋律的电影,是国庆献礼的影片,想邀你出演。”张安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出此来的真正目的。
    金龙奖国际化,哪怕大势所趋,可反对者众多,如今占据着优势。
    这事儿一时半会儿,还定不下来。
    张安也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金龙奖最终是否走向国际化,终究还是要看上面的意思。
    “我出演?”张承摇了摇头,说道,“客串可以,主演的话,怕是我如今什么情况,张导应该也知道。”
    张承什么情况?
    忙着《变形金刚》的后期制作,手上还有几部监制的作品。
    张安很清楚,张承担任兼职,看似挂名,其实也为电影付出许多。
    另外,或许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杨若兮怀孕。
    这事儿,他们没对外公布,但在圈内却不是什么秘密。
    张承如今很忙!
    “半个月如何?”张安说道,“这部影片,意义特殊,若是票房差了,我压力有些大啊!你若只是露个脸,打个酱油,影迷不买账啊!”
    张承票房号召力绝对惊人,说在国内无人能及也不为过。
    不管他是作为导演,还是作为演员。
    张安邀请张承,很大程度上就是借他的票房号召力给影片票房以保障。
    可若只是客串,显然满足不了影迷的需求,自然谈不上多高的票房号召力。
    原因为张承客串的一个角色而买单的影片能有多少?
    “影片什么时候开拍?”张承问道。
    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