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四章(第1/3页)  诰命婆婆升职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满月才不会为了教好那些宫女,累死累活的教她们,她按照现代的工作闺女,每七天一周,每周有两天歇息时间,还专门写了日历贴在她身后的墙上面。
    要是王莺莺这次考试得了“甲”的话,她肯定会心里不舒服,觉得安满月是故意放慢教她们的进度,她现在巴不得有时间能够将之前学得东西全部背下来。
    然而,让王莺莺想哭的是,两天的时间根本背不下来。
    安满月再一次坐在讲台旁讲课的时候,王莺莺全神贯注地听着安满月讲课,生怕漏过其中一个细节,还专门拿了个本子潦草的记下安满月说的每句话,下午的时候先把安满月说的重点在另外一个本子记好,那学习态度真的是太端正了。
    安满月上午将书上的东西结合见到过的病例讲完之后,下午便可以休息让她们背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秋收。
    宁永川便更忙了。
    扬城最多的便是水田,之前宁永川来这的时候,地里已经种好了红薯和玉米。
    宁永川只能多多提倡在水田里养鱼,为了让百姓们养鱼,除了一系列利民政策,比如鱼苗八折出售,等鱼长大了,朝廷会以八文钱一斤回收。
    一开始百姓们不愿意养鱼,他们有些担心鱼会啃地里的庄稼,在宁永川的劝说下,一个个不情不愿地养鱼,谁让宁永川说出了他们想吃肉的心声!
    玉米红薯本就没多少果实,养鱼的话,以后至少能多吃点肉!
    猪肉羊肉扬城人可吃不起,他们只希望养那些等年底的时候卖了赚钱。
    扬城现在的情形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水田里长着稀疏的玉米红薯,今年玉米红薯的产量瞧着比以前多,不仅如此,阳光下,那一条条跳过水面的鱼惹得扬城百姓落泪。
    玉米和红薯的产量每亩地比之前收成最好的时候都要多上五十斤,每亩水田还有三百斤的鱼。
    有些人后悔了,早知道就多养一些鱼了。
    原本宁永川想下去帮忙一起收东西,结果就被兴高采烈的老百姓拦住了,他只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其他人收东西。
    虽说秋收很忙,但是宁永川更忙。
    宁永川让妇人们编渔网,渔网的漏洞很大,然后呼吁所有人以后打捞大一些的鱼,至于小点的鱼,就留在水田继续养着。
    等玉米红薯都收上来了,宁永川又将水稻种子以八折的优惠卖给百姓,有些买不起的可以拿鱼抵债。
    于是,在宁永川的号召下,扬城的百姓又开始种植水稻了,其实他们内心并不相信宁永川所说的秋冬还能种水稻,只不过是觉得水稻种子又不贵,不妨试试。
    宁永川是八文钱一斤的价格收鱼,然后让人拉着养在木桶的鱼以十文钱卖给其他府城。
    虽然鱼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是一般情况下鱼都是十二文一斤,所以宁永川十文钱一斤的鱼深受众人喜爱。
    这一忙,就忙到了九月二十三,宁永川特地提前一天请了假说休息。
    以往愁眉苦脸的官员们这会儿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要知道扬城往年都是要靠朝廷救济粮吃饭的,他们今年不仅可以如期交税,百姓手中还有余粮和银钱,他们库房里还有卖鱼赚得三千两银子!
    今个是安满月的生辰,宁永川带着安满月去外面游玩,也不管宁家其他人那些绝望的眼神。
    宁家所有人都知道今个是安满月的生辰。
    宁泽仁为了这事儿还专门请了戏班子,想着这一天都要热热闹闹的给娘过生辰,结果,他爹把人带走了。
    二房为了给安满月过生辰,准备生辰礼物不说,还专门让闺女若兰准备一大堆祝贺的说词,本想让若兰当众说的,然后娘就被爹带走了。
    至于其他人,也都准备了东西,只不过正主不在,他们只好憋着,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