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39,连续十次挑战,全部失败……(第1/4页)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杨岳杨秀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不是老红军”
    “不是。我是三七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才参军的。”
    “老家哪里”
    “浙江。”
    “浙江哪里”
    “慈溪。”
    “蒋某人的老乡”
    “对”
    郑楚坦然点头。
    这个消息让杨岳十分的惊讶。
    真是想不到,眼前这个帅哥营长,居然是蒋某人的老乡
    真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啊。
    他不去投奔蒋某人,反而是加入了新四军还真是奇特
    “为什么不去找老蒋”
    “曾经去找过。但是没找到。路上遇到军队,于是就参加了。后来才得知是新四军。”
    “三年做到营长”
    “很奇怪吗”
    “不。”
    杨岳摇头。
    当年不奇怪了。
    毕竟是有三年的时间了。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说真的,能够熬过这三年的人不多。
    全面抗战开始的头三年,是日寇士兵最精锐的三年。中国军队的损失最大。
    虽然说,眼前的日寇也是非常厉害,单兵素质非常高。但是和三七年c三八年已经无法相比。从三九年开始,日军的单兵素质其实是走下坡路的。
    为什么
    因为老兵逐渐的被损耗。
    哪怕是三十个中国士兵换一个日寇士兵,日寇的损耗也不少。
    日寇一向走的都是精兵策略。士兵非常精锐。但是人数不多。最开始只有十七个师团。后来不断扩编,扩编,老兵就被分散了。
    从三九年开始,日寇的师团数量增加了好几倍。单兵素质自然是急促的下降。
    不过,在这段时期,中国军队的单兵素质也在不断的下降。所以,双方的差距,其实是继续增大的。
    就拿八路军来说,从最开始的三个师,每个人都是百战老兵,一路扩展,到现在的数十万队伍,基本都是新兵。一个班都未必有一个老兵。
    平型关战役的时候,是八路军单兵战斗力的巅峰。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了。
    因为部队扩编了,新兵人数太多,训练跟不上。综合战斗力其实是在下降。
    就拿李云龙的新一团来说,老红军基本上都是连一级才有了。排长什么的,都是抗战以后才参军的。
    随着战斗的残酷进行。也是不断有老红军消耗的。老骨干也是越打越少。
    简单的来说,就是双方都在走下坡路,差距继续拉大。
    郑楚有文化,有才华,做到营长,当然是很正常的事。
    “你读过私塾”
    “不。高小。”
    “什么意思”
    “高等小学。”
    “哦”
    杨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原来这个家伙的确是文化人来着。
    好吧,江浙一带,文化人比较多。识字的青年也多。
    如果说一百个八路军战士里面,入伍之前认字的还不到十个。那是一点都不奇怪。但是新四军里面,可能会增加到二十个c三十个。
    这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差异。就是新四军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技术兵器的掌握速度比较快。对各种理论领悟的比较深入。
    你看郑楚就是。
    杨岳简单的教导一下,他就会开船了。
    淮河那么大,杨岳也不怕他乱来。于是放心的将缉私快艇交给郑楚来驾驶。
    他自己做什么
    进入026后勤仓库特训。
    特训什么内容
    还是狙击对抗。
    他一个人对战孤狼b队。
    之前,只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