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节 考状元还是随军(第2/3页)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能会载入史册,他的名字会随着汴媪这个奇案流传下去。
    “楚儿啊。哎,她也是苦命人。自幼跟姐姐令宾一起被卖给汴媪,以前有姐姐护着。姐姐一死,马上被汴媪逼着出阁,不幸遇到了王公子。”
    怜月叹息一声。
    怜春却叹道:“能遇到王公子,怎么是不幸呢!”
    是啊,王铄这样的痴情公子,可不多见。青楼女子无情,出入青楼的男子又何尝有情,都是逢场作戏。
    刘知易转过话题:“跟楚儿一起被抓的那些女子,以后会怎么样?”
    他问楚儿,可不是感慨楚儿跟王铄的爱情,他的注意力不在这里。
    怜月道:“那些女子,都收入教坊了!”
    那些女子,大多是汴媪从各处买来的,是贱籍奴仆,汴媪一死,她们就没了主人,却还是得不到自幼,被教坊接收,从私仆变成了官奴。
    刘知易没有感叹这些女子的命运,因为他知道更多内情,汴媪本就是官府的密探头子,这些女子一开始就是官奴。现在她们被收编入教坊,未必是更坏的选择,因为在汴媪手中,她们只会更惨,不是被租给各家私馆c青楼,就是被训练成杀手c密探。
    这些女子都被收入教坊司,汴媪的这个间谍团伙算是报销了,那么汴媪去了哪里?汴媪肯定没死,这点刘知易深信不疑。
    也只是想想,刘知易并不深究,汴媪假死,要么是奉命而行,那么就是秘密任务,要么是假死脱身,想逃出间谍这个漩涡,无论是哪种,刘知易都不想知道。
    谢忠和尤所为,也各自跟姑娘聊着天,今天他们算是享受到了。左右都是花魁。
    突然他们说起了南征的事情,这件事还是秘密,李问寒也只是私下让大家准备,结果这两人直接在青楼里说出来了,无数秘密就是这么不经意间在青楼中暴露,所以青楼是一个很好的搜集情报场所。
    “啊?刘公子你也要随军吗?”
    怜月听到那边说太学医家弟子都要随军,不由忧虑的询问刘知易。
    刘知易摇摇头:“我还没想好。”
    隔着怜花,却一直积极的怜星小姑娘马上接话。
    “刘公子才不去随军呢,马上会试了,刘公子该考状元!”
    别人是考科举,刘知易是考状元,不止一个人这么说了。抄了太多名诗词,让他名气比本身实力要大得多。又辩论胜过嬴悝,嬴悝又是恩科状元,所以没人怀疑刘知易有状元之才。所以都以为,刘知易今年肯定会参加科举,哪怕他只是一个去年才入太学的外舍生。
    刘知易还是摇头:“还没想好。”
    怜星颇为遗憾,怜月更加遗憾。
    左手边的怜花则一言不发,她今晚很沉默。她也面临着跟怜春一样的遭遇,名声大不如前,还好她跟怜月同岁,年纪只有十七,还能撑一两年。可今年怜星登台,意味着她距离下台又近了一步。
    如果不是今日刘知易坚持,她都没资格坐在刘知易身边。王妈妈安排了座位,她的位子是怜星的,这不由让她感伤,却又无可奈何。风尘中,这样的事情,只是寻常。
    一群各有心思的人,闲谈了很多,最后谈到了今年许多新的才子。跟花魁一样,才子这种物种,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去年风头最盛的还是江南四大才子c中原八大名士,今年就换了一茬新人。
    太学中风头最盛的,无疑就是刘知易,而外地士子,则以四大书院和六大门阀弟子为首。
    天下四大书院,历史悠久,远比大夏王朝还要久,存世均超过千年。四大书院,地位特殊,与太学一样,四大书院也是兼容包并,百家并存,甚至比太学中的学术派别更多。四大书院不靠朝廷资助,自己自足。一千多年前开始,第一个书院东湖书院,由一群躲避北方狄人马蹄的中原学者南渡,在江南郡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