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当今的朝局真是乱(第2/2页)  农家锦鲤妃有点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谁知等来的却是人证物证,证据确凿的,慕容将军背叛了朝廷,并告知皇上,慕容将军和其他三国根本就没有开战,而是演了三个月的戏。
    就连三国使臣也纷纷出来作证,并且告知皇上,他们已经帮皇上将这背信弃义的小人给斩了。
    当时皇上心里很明白,这些人联合起来,不过是想削弱他西陵国的实力罢了。
    可为了能休养生息,他不得不息事宁人,甚至还顺从这些人的意思,将慕容府一家全部斩首,此举不知寒了多少将士的心。
    一个为了国家大义,在边关抵抗了三个月的英雄,被冤枉成通敌叛国的贼人,最后连家人也没有,幸免于难。
    永亲王和当时的老
    皇帝深谈过后,接管了兵马大将军一职,前往边关镇守。
    紧接着老皇帝用剩余的几年时间,将几个狼子野心不顾大局的皇子,找着各种借口,该贬的贬,该罚的罚,将他们驱逐出京。
    最后扶持了当今的皇上上位,可即便如此,当年混乱的局面,和朝中这些奸臣把持朝局,新皇帝上任之后也没有任何实权。
    这几十年中,各地甚至发生多处灭门惨案。
    而这些被灭门的人都是一些中勇之事,还有一些是将军府的旧或部下。
    这事让皇上寝食难安,也让永亲王更想查清这件事情的真相。
    永清王被皇上调回京城时都已经三十一二岁了,这才娶妻生子。
    但对追查当年的真相一直没有放松警惕,这些年在他和皇上的努力下,也清楚了不少的奸臣贼子,也将实权夺回来了。
    可当年慕容将军的所有事情,都无从查起。
    这也花了将近十多年的时间,现在这些奸臣从阳奉阴违,变成了现在的表面恭敬顺从,实则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特别是在科举考试这一块,简直可以用目无王法来形容。
    朝中进不了新鲜血液,找人代考或买官的人层出不穷,进来的都是一群废物或是世家子弟。
    那些平民子弟,一百个中有二三个能在朝中立足,混个一官半职,都是祖上烧高香了。
    如今的局面,可以说皇上是无人能用,不站队的平民子弟,又有几个人留在京中的?
    而一些官员,有心想要为皇上办事,不是出这意外就是出那样的意外。
    就像叶瑾玄一样,从小到大遭遇了无数次的刺杀。
    永亲王府也从来没有怎么消停过,要不是永亲王有些手段,怕是也护不住家人。
    何晚棠听的这些,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今的朝局真是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