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改义阳县(第1/2页)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到底,还是我治下无铜啊,”曹操深深的吸了口气,感到头有些疼。
    如今他已经把大汉朝廷紧紧的握在了手里,拥有了合法铸币之权。
    只需要铸出钱币,不止能给麾下官员们发放薪俸,还能从百姓手中购买粮食,如此不止军粮更充足,府库也会充盈起来。
    只可惜,他治下的兖豫二州却并没有发现铜矿,一两铜也炼不出来。
    所以一切也就成了空想,守着聚宝盆,却穷的叮当响。
    “实在不行,就继续用粟米代替俸禄吧,”曹操咬着牙,肉疼的说道。
    “如此造成军粮紧缺,可就得不偿失了。”
    程昱忧虑不已,继续道:“而且所供应宫廷用度,是否也用粟米代替”
    当初曹氏既然已经选择迎奉天子,那么宫廷一应用度,自然要由曹操来承担。
    要保持皇室威仪,花费自然不小。
    这对捉襟见肘的曹氏财政来说,也是一笔令人头疼的开支。
    “不然又怎么办”曹操眉头紧锁道:“总不能让天下人笑话我虐待天子。”
    “在下倒有个主意。”
    程昱想了想道:“我大汉自文帝始设立籍田,每逢春耕前,由天子亲自执耒耜在籍田三推一拨,是为籍礼,以此表示皇家对农耕之重视。
    籍田所产出,用作宗庙祭祀之用。
    主公何不在治下,专门辟出一县土地作为籍田,其上收成归于天子自行支配。
    如此既符合祖宗遗法,保留了皇家颜面,主公又不用再为这点小事操心。
    岂非一举两得”
    曹操听了微微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一县之地也不算什么。”
    他说着,转身看了看身后的豫州舆图。
    中原之地,沃野千里,此时正由枣祗在轰轰烈烈的招募流民屯田,想想竟然哪个县都不舍得。
    他的目光突然看向桌角,那里放着丁辰刚刚带回来的南阳郡舆图。
    曹操伸手打开,扫视了一眼,嘴角微微翘起道:“就把这博望县,辟作籍田吧。”
    南阳郡是刚刚拿下来的,本就属于意外之喜,即使分出去一个县也不心疼。
    他笑着道:“我连籍田令都想好了,就让丁子文去。”
    曹操回来之后,跟丁夫人见过一面,说起当时在宛城发生的凶险,丁夫人感到后怕不已,于是求曹操不要再让丁辰这根丁家独苗在军中犯险了,最好能把他安排到地方做事。
    曹操想到丁辰刚刚在宛城立过大功,安排低了不太合适。
    可是他年纪尚轻,又没有从政的经历,安排高了又怕不能胜任。
    所以曹操一时还没有想好怎么安排。
    此时骤然有了这么个机会,曹操陡然想到,籍田令这个官职对丁辰来说简直太合适了。
    首先,籍田令是朝廷官员,隶属大司农麾下,职位不低。
    其次,这个官职的主要任务是掌管籍田,说白了就是带领籍田上的民夫耕种,手下还有籍田丞辅佐,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说到底,一片土地上的产出是有定数的,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这相当于给了丁辰一个闲职,高高的供了起来,也算是对丁夫人有个交代。
    曹操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安排巧妙,于是立即派侍从去叫丁辰。
    不多时,丁辰就被叫了过来。
    当听说曹操把博望县化为籍田,并任命自己为籍田令时,丁辰心中不由得动了一下。
    正在家中想着如何把那铜矿要过来,没想到机会这就来了。
    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丁辰试探着道:“姑丈,能否改把义阳县划为籍田”
    “义阳县这是为何”曹操不解的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