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发展(第1/2页)  影视剧写作助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7年,孟东来在北京见到了柳传志,就是那个毁誉参半的联想集团创始人。
    87年的联想还不叫联想,只是一个靠着联想汉卡吃饭的小公司,第一台联想电脑还要等到90年才能够出世。
    通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孟东来用300万获得了联想汉卡所有相关专利的永久授权。
    谈判的同时,孟东来还认识了开发出联想汉卡的总工程师倪光南,尝试着邀请他加入华盛公司,但被拒绝了,他不愿意离开体制,也不愿意离开北京。
    孟东来没有强求,他有耐心,等他和柳传志尿不到一个壶里之时,孟东来再来说服他,相信到时候华盛公司的吸引力肯定会比现在强许多。
    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矛盾是理念之争,基本不可调和,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87年底,孟东来去了一趟日本,趁着与日本蜜月期,在当地采购了许多的生产线,其中就包括电视机生产线。
    89年5月,华盛公司的华盛牌电视机正式上市,一经上市就成为爆款,物美价廉的华盛牌电视机直接将牡丹c金星等外地品牌挤出了深圳c广东市场。
    同年11月,北京的计算所更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倪光南任总工开始研发微型计算机。
    孟东来不想一步慢步步慢,直接开始从北京挖人,钞能力之下,长城c浪潮c北大方正c四通的人才快速的流失,就连联想也没躲过去,孟东来被倪光南打电话怒斥,讲他不守规矩。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充足人才的支持下,华盛的微机研究部门顺利成立,但由于缺乏扛鼎的人才,研发进度缓慢。
    随着公司研发部门向各个方向拓展,孟东来明显感觉到精力不足,无奈之下,只能慢慢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研发工作下放给其他人,没想到这样做反而激起了手下的研发积极性,效率比孟东来自己亲自带着大大提升。
    90年,联想的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
    91年,华盛的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终于用上了自家公司生产的芯片,距离百分百自主知识产权又进了一步,同时,华盛也扛起了中国芯片制造产业的大旗。
    芯片制造需要一个庞大的配套产业,孟东来为了今后在某些关键设备上不被国外卡脖子,成立了薪火投资公司,在国内投资了一百多家公司和研究院,保证了华盛芯片制造设备的基本国产,其中就包括光刻机。
    三十年河东c三十年河西。
    以前倪光南瞧不起孟东来和他的华盛公司,但在这一年,倪光南却有一些怀疑自己前些年的决定是否正确了。
    这一年,一场计算机产业的“黑色风暴”席卷欧美,数以百计的电脑厂商不是倒闭就是亏损。
    就连联想一直仰望的业界泰斗ib也不能幸免,最终,它裁减了4万人,才勉强维持住不到1的利润率,而康柏的总裁也因为股价大跌70被迫辞职。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却开始大刀阔斧地拆除计算机行业的贸易壁垒,大门打开后,中外电脑生产企业开始短兵相接。
    作为联想集团董事c总工程师的倪光南深切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和柳传志在理念方面的分歧。
    11月,孟东来看到了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知道中国的房地产序幕要拉开了,而第一场疯狂将会在海南上演。
    海南作为最先成为开发区的改革区,一直都是热钱的集中地,虽然没有珠江湾区发展速度快,但背靠南洋的海南岛还是有许多自己的优势。
    孟东来自然不想错过这次热闹,顺便打算带着媳妇和孩子去旅游一番。
    忙了这么多年,也该缓口气了。
    “刚好穗子要在海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