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诊所东侧不远处,有一家药材批发站,生意好像很兴隆。
周正邦对这个站点比较熟悉,说是这个药材批发点是依托附近这个诊所开的。有些药在诊所里比较贵,而他这里便宜,人们便到这里来取药了。只因有些药不知药量到底要用多少,才在诊所里拿的。
还有就是一些药材贩子专门从这里批发去卖给诊所。到这里来贩卖药材的多数还是外地人,并非石昌县的商人。
这个信息令李秀娥很振奋,说明这间药材批发点有稳定的药材来源,却不知来自哪里。
周正邦回禀,在浏水河南岸,有一片药材基地。那里的农民很少种粮食,多种药材,已经有点规模。这间药材批发店里的药不是野生的,而是人工种植的,所
以比较便宜。
这一点倒是出乎李秀娥的意料,她在县志上并没有看到。周正邦解释,这也是最近两年的事,只是药材种植基地规模还不大。
李秀娥当即指示,可以选派草药专家,帮助药农,根据市场需要甄选优良品种,扩大种植面积。着商部统一收购,销往其他王国。
可那周正邦有些为难,哪里去寻草药专家
上一世李秀娥学过农业,可她没有学过药草,对此也是不入门的,只得等待时机了。
看那街道上的行人行色匆匆,买了物品之后便纷纷离去。现在正值农忙时节,很少有人在集市里闲逛。
前面一家卖农具的商铺,进进出出的人员络绎不绝,每一个客人出来差不多手上都拿着一两件农具,或是镰刀或是锄头。
李秀娥在石昌县城曾经见过那里所卖的铁制农具,除了做工比较粗糙之外,材质也不太好,工具非常不耐用。
周正邦说这一家的农具优于其他地方,主要原因是这家农具出自小白山,那里的冶铁工艺比较先进,做出的刀具用具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
小白山那里有铁矿,李秀娥已经让人去调研整合了,她要重点开发那里,大滕国的建设还要仰仗那些铁资源供应呢。
按照计划,这次巡察是打算要到那里看一看的。
王后的巡察队伍经过沙水镇,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避让。
小白山距此地大概有100余里,车轮滚滚,浩荡而行。
走了不到50里地,遇到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很特别,它并没有与远处的大山相连,坐落在平原上显得很突兀,山上除了一些零星的杂草之外,见不到一颗大树。
车队停了下来,李秀娥要到近前看看这座特别的山。因为在她的前世记忆中,这座山并不存在。
当行至山脚下看到那淡灰色的岩石,她兴奋不已。她认识这石头,石灰石,做白灰的原料。今后的基础建设是需要大量白灰的。即便是不用后世的工艺,当下百姓也已经掌握了石灰石的烧制方法。
这个小山几乎全是石灰石,整个石昌县用上几百年也用不完。
诸位官员见王后对这些石头很感兴趣,有些不解,但他们知道,王后又有新想法了。
李秀娥指示工部,现场开采,就地煅烧生产石灰。
周正邦提出疑问,生产这么多的白灰谁来买呢石昌县的百姓几乎不用,即便是朝廷建设新的办公区也用不了太多,终究是有限的。
李秀娥提醒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来的居民都会用,住房改造或者重建,那白灰是少用不了的。
用白灰抹墙有诸多好处,不仅是看着洁净漂亮,而且比较耐久。更重要的是白灰有消毒作用,可以减少居民的一些疾病。
再则,石昌县毕竟有些小了,即便是建了国它的面积也不会变大,消费总额还是有限的,白灰同样也要走出国门。
一件接一件的事情,周正邦以及众官员都明白了王后的发展思路,将来发展的趋势,绝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