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工厂去做工,呆在家里也没有闲着。有的在剪纸,有的在做其他手工艺品。这些物品会有人进行收购,在出售的同时便能够拿到钱。
其实不仅是沙水镇,差不多各个农村都是这种现象,只要手脚能动的,在大滕国的政策鼓励之下,都能够多多少少挣到些钱。
那些贩卖药材的商人,对大滕国发展的趋势大加赞赏。用他们的话说,生活在大滕国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对这里的居民非常羡慕。
也正因他们有了这样的论调,便有人调侃,既然对这里如此向往,何不移居到石昌县来
他们便当即表示非常乐意,只是不知当地移民政策如何。
这个信息很快就反馈到了李秀娥的耳朵里,她闻听之后大喜,当即便召集
诸位大臣进行商议,很快便制定了一项专门针对移民的政策。
只要愿意来大滕国定居的其他王国的居民,凡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不论男女,均可携家带口,无论是在石昌县城还是在其他乡镇甚至区农村也可以落户籍,分田地。
对于拥有一技之长的手工业者c学者c医生,不受年龄限制,均可携家口来定居。
关于住房,他们可以以购买的方式拥有,也可以先行租赁或是借住。在将来建造新居之后,优先优惠售卖予之。
大滕国所有的惠民政策都适用于他们,包括教育医疗等方面,当然他们也要服从义务兵役。
当这条政策正式公布之后,很快就有了反应。
已经有人开始申请移民定居事宜了。
申请的第一批人,最先出现在沙水镇。沙水镇有优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前文说过,这里的房屋均是统一的青砖瓦房,格局和样式有标准,很规范。最为关键的是,有一些富裕人家不止是拥有一处住房,座拥两处三处的大有人在。
这倒并不是他们为了囤积房产,主要还是为了子孙后代居住建造的。可是有的人家没有男丁,两三辈之后,人丁稀少,那房子便空了下来,家道也便逐渐败落。
现在有人要买房,况且大滕国又有政策的支持,刚好借这个机会转让出去,也为家庭增加一笔收入。
而那些买房的也非常愿意买一处这样的房子,双方都达到了满意。
那些侨迁而来的首先是商人,他们走的地方多见多识广,头脑灵活,对这个沙水镇将来的发展非常看好。在这个地方肯定能发财,所以首选这里。
在沙水镇现有空闲住房卖完后,再来的移民者便将住址选在了石昌县城。毕竟这里是大滕国的都城,将来发展前景更广。尽管他们买不到满意的房子,充其量在一些住户的配房里租住下来,他们情愿受一段时间的苦,也决定在这里发展。
到这里来的除了商人之外,还有一些手工艺者。有手艺在身,到哪里都能够挣到钱,温饱没有问题。再加上大滕国的移民政策,他们是蛮有希望的。
这些人的到来拉动了大滕国的消费需求。他们不是一个人来,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的,同时也为大滕国增添了劳动力。
李秀娥继续出台政策,鼓励这些人走进工厂,为各个工地有效减缓了劳动力的紧张问题。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整个石昌县境移民将近千人。
这些人要么是商人,要么是手工艺者,至少一户有一个是这样的人,对于大滕国的发展来说,这些人是有益的推动者。
其实这些人能够移居到时石昌县来,那些商人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来来往往,将石城县的发展状况口口相传,传到了熟人的耳朵里。
那些人也非常向往繁荣昌盛的世界,便慕名而来。
这个移民的结果令李秀娥更加坚定了一条信念,必须要走出去。不仅仅是要将商品推销出去,更要宣传大滕国的发展形势,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