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各项发展好兆头(第2/3页)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近期解决的问题。
    滕国国小兵少,一旦有战事,这点兵力根本就不顶用,没有密秘武器难以自保。
    千叮咛万嘱咐,让郭振山务必将此事安排好,她才离开炼铁厂。
    所有工作前期准备都是比较艰难的,也幸亏有着前世的知识和经验,各项业务才逐渐理顺起来。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尽管身体没有什么不适,为了保险起见,李秀娥便不再下乡,有事各部官员奏报请示。
    她最多到建筑工地看看施工进度,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督促一下相关工作。
    在怀胎九个月时,这些事她都交给了周正邦,一心在太安府养胎了。
    现在医科研究院业已落成,觉得这个名子有失偏颇,
    便更名为石昌综合学院,分成四部,相对独立,医学部,武学部,增设文学部和科技部。其中武学部分为武校,镖局,女子别动队。文学部培养文职官员,科技部进行研究设计开发。
    各部的招生报名工作业已展开。
    薛仕几个月来下乡接触医生有很大成效,报名进修的为数不少,很多医生被他的医术医学水平所折服,相当一部分人是冲他来的。
    镖局和武校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他们所看重的是,武术练好要么可以做武官,要么可以当镖师,这些都有比较高的稳定收入,所以很快就招够了人员。
    特别是镖局,那些镖师没有压镖任务时可以在武校兼职教学,再得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
    随镖师数量的增加,原先那些充当镖师的武官陆续返回兵营了。
    压镖任务较为轻松,这两个月来,商队从未遇到过一次劫匪,所以有人宁愿去做镖师也不去当武官。
    李秀娥清楚,这种状态有可能是暂时的,为了吸引更多武功高手,她宁愿多给这些镖师报酬,也不愿让他们流失。也正好趁此机会,让他们互相比武竞争,谁高谁低就藏不住了,技高者留任,差一些的补充兵员。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征兵渠道,以至于数年后,滕国兵营倒是以石昌县境以外的人员为主。
    为了保证这些异地兵卒的忠心,李秀娥降旨,凡在军中服役的兵卒,家人迁户至石昌县城,优惠购房,家人安排工作,这样还能增加些劳动力。
    这也是一种变向移民政策。如此一来,这异地人与石昌当地人又有何异她与国王不也是异地人吗
    这项政策还有一项补益,在招收女兵时,那些偿到甜头的武官,会劝说自家姐妹前去应征,这种宣传很有成效,以至于那百名女兵有近一半来自异地官兵家庭。
    这个现象也好解释,一般爱好武术多是世家,兄弟姐妹之间都会有所影响,哥哥会武,妹妹也学,同好之人较多。
    在李秀娥的劝说下,小翠还是到女子别动队任了职的,不过她当前只是个名义上的统帅,训练教学这方面的任务还是由武校的教职人员来兼任。
    而小翠日常依旧侍奉在李秀娥身边,她只是定期去检验一下女子别动队的训练成果。
    令李秀娥更为欣慰的是,原先教书的比较紧缺,现在也有来自外地的教书先生。他们除了去补充乡镇教学力量之外,也有人应聘到了综合学院。
    各乡镇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在先生的推荐之下,通过考试便可以入学进行深造。
    因为快要临盆,薛仕隔个天就会为李秀娥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总觉得有些异相,用他的话说胎儿没有要降生的迹象,依然是脉相蓬勃,强壮无比。
    检查的次数多了,李秀娥也就习以为常,她反倒安慰薛仕,顺其自然好了。
    她腆着个肚子,依然会到后宫面见滕王裘开物。滕王的关心如故。唯一不同于往日的是陈巧巧,逐渐变得少言寡语,偶尔的一两句话,也是针对于胎宝说的。
    “姐姐马上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