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除了唐家酒馆供应c开卖屠苏药酒外,开一家小小的内衣服侍店也可为唐家获利不少。
玩有所得,学有所乐这样多管齐下,培风完全相信,桃花庵腾飞指日可待!
原先的江南十美人开始了吹拉弹唱,烘托气氛,逐渐把此次艺苑推介会推向。
身边的普通会员络绎不绝地参观,对桃花庵的艺术创新形式赞不绝口。
江南本来就是名人荟萃之地,艺术交易这里最为频繁。在明代社会,赏字藏画成为了一种时尚。
社会对书画作品的需求增大,“四方乞诗文字画者,踵接于道”。明朝民众热衷于追求名家作品,名家门前购字画者络绎不绝。
“家中无藏字,不是旧人家。”一幅
名家真迹挂壁,家中主人身价倍增。各地巨贾也不惜重资收购,名播江南。
此时,书画的交易普遍由专职书画商人经手,价格层次清晰,上升趋势明显。大批职业书画家涌入市场以卖作品为生,但市场首重者认可的也仅仅有唐伯虎c沈周c文徵明等人的作品。
现在,唐伯虎直接在培风的建议下,直接跳将出来,摒弃中间商赚差价,桃花庵一座艺苑囊括江南名家作品。
现场就有不少预购作品准备拿来送礼,一场成功的艺术品营销绝对能让桃花庵“三年不开张c开张吃三年”。
随着桃花庵艺苑的开业,整个姑苏城街头巷尾铺天盖地都是唐伯虎这个风流浪子的信息,现在唐家酒馆开始铺设屠苏药酒的渠道,每天现金流水逐日升高;
素珍娄幼娘的服装店铺已成为定制高等内衣的“名牌店”,不少达官夫人c深闺小姐c名媛淑女等都成了她店铺的客人,主打定制款式,有培风参谋,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
至于艺苑培风则在培养唐伯虎的亲弟弟唐申作“经纪人”,收购的书画作品开始售卖,也逐步走入正轨;
另外培风还把宁王赏赐的钱财,把一些古玩市场上的陶瓷c根雕c木艺等艺术品收集起来,在唐申等人看来,这玩意根本不值钱。
但是不占用桃花庵艺苑的售卖资源,他也是感恩培风为唐家所做的一切,也乐于帮忙寻找培风喜欢的玩物。
他们不知道培风收来“玩物”是为现实都市的“东篱下”主题乐园做布景,虽然穿越拿回去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古董,毕竟经受不住碳十四的断代检测。
但东篱下其实不需要真迹之类的点缀,只要培风利用隐士烙印摹刻这些“玩物”的历史岁月,即使不是古董,也能发挥出古董的真实效果。
日子如念珠一样一天一天过去,唐伯虎至此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书画作品逐渐浑然天成,自成一家。
于是,身家丰盈的唐伯虎开始第二次踏遍江南采风,这一次比起上一次的落魄远游不可同日而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就这样,“玩世自放,受弃于时”的唐伯虎看遍江南美景,扫清阴霾,心旷神怡。
在江南的山环水绕中,唐伯虎的画作缀以栈道溪桥c或亭台草堂,再佐以四时转换c晴雨变化等,画作布局足以随心所欲c千变万化了。
连跟着培风这传授画作的“半个徒弟”也对画作驾轻就熟,有时候的画作创意,连唐伯虎都称他为鬼才。
“伯虎兄,我要走了!”
在春日的一个深夜,培风看到画廊还有烛火,就准备临走前和唐伯虎这个“亦师亦友”正式拜别。
因为他终于听到了小白大人的提示,最后一个任务系统已判定完结,准备启程回现代了。
唐伯虎刚才梦中惊醒,正在艺苑的画廊潜心画作,娄幼娘还有桃笙早已经安眠。
他原先也睡着了,但突然做了一个噩梦,梦到自己在贫贱饥饿中死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