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挑子,大明这台机器立马瘫痪。可是,如果百姓没有饭吃,前世的大明就是最好的写照。看来,要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平衡,不异于在走钢丝呀
我沉默,袁应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一路上,只听见呼呼的风声。
我并没有回紫禁城,而是来到了通州。好不容易出来了一趟,不见见徐光启我总觉得心不安。而且,有些事情,我必须要和徐光启商量商量。甘薯的培育c种植也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徐光启还是老样子,精神矍铄,满脸笑容。来到密室之后,君臣见礼。
“老先生,甘薯的栽培怎么样了”我直奔主题。既然改变不了土地的分配,那就改变土地的亩产量吧。多多少少还是会解决一点问题的。
“陛下,一切顺利。我们修建了一间暖房,薯苗已经开始培育了。不过,燃料有些缺
呀。所以,数量有些跟不上呀”
燃料我有些转不过弯来。用什么当燃料呀不是煤吗不对呀,大明对煤炭的开采还很差劲呢我一拍脑门。哎,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当初,我选中门头沟,不就是因为我知道哪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吗看着那些灾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怎么忘了让他们开采煤炭取暖了。看了,这一段时间,真的让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给整蒙了。
“哈哈哈。”我放声大笑。徐光启被我笑蒙了。他疑惑的看着我:“陛下,您怎么了”他有些手足无措了。堂堂皇帝如果在他这里犯了羊角风他可担待不起。
好半天,我止住笑:“老先生,我忘了一件事情。刚才有你提醒,我想起来了。走,带上所有能带上的人,拿上家具,和我一起再回门头沟。”
说完,我迈开大步向外走去。徐光启赶紧跟上:“陛下,您慢点,我这就召集人手。大来,快,你把所有的人都叫上。”徐光启有些手忙脚乱。
“陛下,你等等呀。给点时间,让大来去召集人手,你和老臣说明白呀。老臣还糊涂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