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的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崔慧慧。赵家双喜临门,儿子成婚自然要大办特办,大婚前三日,赵家张灯结彩,他家所在的那条街都贴满大红喜字。赵家请了两家戏班在街口搭台唱戏,连唱三日三夜。城里的居民,周遭的村民,纷纷来听大戏,热闹程度胜过大型节日,排场也是多年未见的。
大婚当日,西辅城里的商界名流,达官贵人都纷纷来祝贺。每人都带着丰厚的贺礼,他们觉得能应邀参加举人的大婚是一种荣幸。
一阵炮竹过后,迎亲的队伍出发。新郎穿大红袍,腰系橙黄色丝绦,头戴宽边大毡帽,帽顶撒一撮大红缨,脚蹬黑色高筒毡靴,身挎红绸布结成的大红花,骑一头高大的红鬃骏马,紧跟着的是十六人抬的花轿,布置的花团锦簇,走在最后的是抬礼箱的。
最引人注目的是赵家的聘礼: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绸缎二十匹,号称贡酒的杜康二十坛
,宰杀好的生猪两头,全羊两只,鸡鸭鹅数只,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看者无不啧啧称赞。
按照当地的风俗,接亲的队伍来到了女方家里,娘家先发新娘的嫁妆,后发新娘,只听一阵鞭炮齐鸣,新娘的嫁妆抬到。崔家的嫁妆也不含糊,真乃是门当户对,衡宇相望。
众人纷纷围过来看嫁妆,“十里红妆”,让人惊羡。只见黄金二百两,白银五百两,绸缎十匹。田产,铺子,下人婢女数十名。紫檀木雕花家具一套,包括八仙桌,座椅,衣柜,茶几,梳妆台。一张黑檀木雕花顶子床,雕刻工艺堪称一绝。
顶子床长六尺七寸,宽五尺七寸,高七尺七寸这叫床不离妻。床体的宽帮上雕刻着五子登科,六根立柱上雕刻着百鸟朝凤。上顶突出一条一尺七寸的依檐,依檐上雕刻着双凤朝阳。精湛的雕刻工艺,让所有参加大婚的人一片惊呼。
伴随着一阵礼炮声,接新娘的花轿来到了大门口。两位伴娘搀扶着新娘走下花轿,跨过门口的火盆来到天井里。只见新娘凤冠霞帔,销金大袖配黄罗销金裙,脚蹬一双软底高帮绣花鞋。一只鞋帮上绣有荷塘月色,一只鞋帮上修有鸳鸯戏水。白玉般的手臂上戴着一双绿玉手镯,手中握一条绿色绣花手帕。新娘顶住红盖头,看不清她的真颜,但见她身材高挑,走起路来婀娜多姿。
拜完天地,由新郎用红绸布牵着,两位伴娘搀扶着新娘送往洞房。赵家有三进院子,赵璞夫妇住在前院,新房设在中间的院内,即二堂,从前院通往后两院左右各有一个角门。在赵元郎成亲之前,赵夫人曾找道长来家里看风水,并给儿子占卜一卦。按道长的推算,新娘子进洞房要走左边的角门,这样赵家才能人丁兴旺,因为男左女右,走左边会多生男孩。
董婉儿嫁给赵璞后,只有赵元郎一个子嗣,这是她的心病,问医吃药也没生出第二个。现在她的愿望就是儿媳能给赵家和董家开枝散叶,生出百子千孙来,她最在乎的就是孙儿。
她反复叮嘱儿子赵元郎,牵新娘进后院时,一定要走左边角门。赵元郎看到新娘子激动不已,加上这几日忙昏了头,竟忘了娘的叮嘱,拜过天地拉着新娘径直往右边角门而去。等赵夫人发现,为时晚矣。让他掉头再往左边角门去,更加不吉利,新人是不能走回头路的。
董婉儿心中暗暗叫苦,难道这是天意丈夫赵璞欢天喜地招呼宾客们入席,没注意到夫人的闷闷不乐。来宾入席只顾吃喝,谁也不会关注人家的烦恼,更不在意一对新人走哪个角门。
新娘子入洞房后,坐在婚床上,新郎用事先准备好的桃木棍挑开盖头,一见自己的新娘如花似玉,赵元郎喜不自禁。两人并排坐帐,两位老妈子为新婚夫妻撒帐,边撒边念念有词:“撒枣子,早生子。撒花生,花着生。撒往东,生男丁,撒往西,生闺女。”一切都是为了繁衍后代。
一个侍女将男女新人的头发各剪下少许,合梳在一起。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