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娘娘庙拴娃娃(第1/5页)  张坷垃的传奇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元郎成亲已三载有余,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崔慧慧知书达理,善解人意,聪慧异常,上孝敬公婆,下善待家人,赵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美中不足的是崔慧慧一直未有孕育,这可急坏了赵璞夫妇,没有子嗣,谁来继承和光大赵家偌大的家业。尤其是赵夫人,寝食难安,四处求神拜佛,日夜祈祷,求神灵保佑赵家早日添丁进口。赵府上下惴惴不安,一片惶恐。
    这日早,赵元郎到堂上为二老请安:“父母大人今早可安好”
    “何来的安好,为娘我日日难安。”
    “母亲何出此言,难不成有人惹您老生气了”
    “是你让为娘不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成亲多年,至今无一男半女,为娘已近半百,无孙儿承欢膝下,怎能安好”
    赵元郎理解父母不能含饴弄孙的心情,故而默不作声,垂手而立。
    “不成,为了赵家香火,为娘不能再隐忍,你必须纳妾,我已托媒人物色大家千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儿在郡府为官,切不可违”
    赵元郎一向孝顺,回应道:“孩儿一切听从父母安排。”
    赵元郎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又思虑如何向妻子崔慧慧挑明。妻子出身名门,贤良淑德,进了赵家后,谨小慎微,自己急于纳妾,愧对于她。
    接下来几日,赵元郎心事重重,茶饭难咽,聪敏的慧慧看在眼里,不便多问。这日晚,赵元郎灯下读书,慧慧坐在一旁添茶拨灯,赵元郎蓦然合上了书卷道:“今晚不读书了,为夫给你讲个故事如何”
    “那敢情好,妾身洗耳恭听。”
    赵元郎呷了一口茶,缓缓道来:
    从前有这么老两口,无儿无女,住着两间破草房,墙壁四面通风,躺在床上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月亮。一遇见阴天下雨,地上漏,床上漏,漏得老两口没处躲,没处藏的。他俩就念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漏。”
    这时一只老虎进到他们屋里,本打算吃掉这老两口,听到他们说怕“漏”,老虎很好奇“漏”是何许大凶之物得见识见识,于是老虎暂不吃他们,钻到床底观望。
    这会儿功夫来了个梁上君子,他跳到房梁上察看这家有何财物。
    雨越下越大,屋里到处都在漏水,老太太又大喊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漏”
    床下老虎吓得抖个激灵,心想:“漏”肯定很厉害,这对老夫妇没说怕我老虎,却单单怕“漏”,我还是快撤吧。老虎从床下钻出来就跑,此时蹲在梁上的小偷看到这家人竟养着一只老虎,吓得一哆嗦从梁上掉了下来,不偏不倚坐在老虎身上。
    小偷骑在老虎身上不敢下来,老虎以为“漏”就压在它的背上,拼命地朝森林方向跑。天亮了,有人看到此景色,对小偷大喊:“快下来啊。”
    “吾实属骑虎难下”
    听完赵元郎的讲述,崔慧慧心领神会。这些日子,她已探听到丈夫被逼纳妾的事,丈夫待自己不薄,因此为难,才给自己讲了这则寓意深刻的故事。她须得面对现状,自己无所出,丈夫纳妾是早晚的事,不如退而求其次,彰显大家闺秀的教养和当家主母的风范。
    崔慧慧强颜欢笑道:“夫君的情义妾身铭记于心,你不必为难,早日迎娶二房,为赵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以减轻妾身对赵家的愧疚。”
    赵元郎拉着慧慧的手道:“娘子深明大义,赵元郎自愧弗如。”
    赵夫人为了儿子纳妾,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外界听闻郡府主簿要纳妾,请媒婆踏破了赵家门槛,究竟娶谁家女子,赵夫人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日她偶然听得城南有个老巫婆甚是灵验,可推算出上下各五十年的因果,而且能观相。赵夫人立即派人将巫婆请至家中,推算赵元郎纳娶谁家女子合适。
    巫婆见了少奶奶,与赵夫人窃窃私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