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张坷垃进粮铺(第2/3页)  张坷垃的传奇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款中拨出一部分,作为收购和运输贡米的费用。每到秋季,由赵元郎带领粮铺一干人等到黄河滩收购大米,先运往满升粮铺的粮库,最后集中运往东京,已经施行了数年。
    就在张坷垃进满升粮铺的这个秋季,一日满升粮铺开出十辆大车,每辆车上都装满了黄河大米,由赵总管带领粮铺的十多名护院,郡府又派出十名护卫队军士各带兵器护送运粮车进京。
    运粮车出发了,每辆车上都插有一面黄旗,旗上写着四个大字“皇家贡米”。贡品都能一路畅通,官府开道,行人让道,就连强盗也不敢妄动皇家贡品,连续几年送米过程皆平安顺遂,没出过任何差次。
    送粮车一路畅行,远远瞧见插着黄旗的贡品车,行人自觉躲到一旁,路上的大小车辆都靠边停泊,目送运粮车过后才敢继续上路。
    车队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一条岔路往南,一
    条岔路往西,三岔路西是一片小树林,只听一声口哨响,从树林里窜出三十多个蒙面大汉,各执兵器拦住了去路。护卫队领班带领军士们抽出兵器奋力厮杀,怎奈寡不敌众,不是强盗的对手,领班被刺死,接着又有两名军士被刺伤,瞬间一死两伤,其余人为了活命只能四散而逃,车夫们也丢下马车逃跑了。强盗们并不追赶,赶起马车拐弯往西岔路扬长而去。
    赵总管一干人等眼睁睁看着运粮车被劫,只能长吁短叹,要把此消息迅速禀告郡府,让太守派兵追回运粮车。但他们没了车马,只能徒步前行。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骑马的过路人,一帮人将其拦下,夺过马匹,由一名护卫队军士打马飞奔郡府报信。
    徐太守得知贡米被劫,吓得面如土色,真乃是“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此时追悔莫及。谁人胆大包天,竟敢抢劫贡粮于是他派张李二都头带领一百名护卫队军士,骑快马火速去追。
    两位都头带兵来到三岔路口,按赵总管等人的指引向西追去。直追了三十多里,果然看到前面有两辆马车,近前一看众人都傻了眼,车上空空如也,马匹也不见了,只见车上放着十面“皇家贡米”的黄旗。两位都头大呼上当,失去了目标,天也快黑了,他们无可奈何地回府。
    翌日,徐布仁招来捕头连同一干捕快,张李二都头带领一百名护卫队军士,兵分两路查寻贡粮的下落。两队人马从三岔路口分兵,捕快一队往西沿途勘查,护卫队往南沿途追查。
    捕快们一路往西,直到洛阳城下,没查到运粮车的任何消息,只好收兵回郡府回报。
    护卫队往南寻访沿途百姓,皆说看到十辆运粮车向南而去。护卫队一路追到天息山下,证实是天息山下来的一帮强人劫去了贡米。怎奈天息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属于汝州辖区,护卫队不敢妄动。唯有朝廷派军,方可剿灭这帮贼寇。护卫队无奈收兵回西辅向徐布仁回报。
    丢了贡粮,徐布仁如热锅上的蚂蚁,茶饭无心,坐立不安。他唤来左少尹商议如何处理此等大事,左少尹提议:要如实奏禀皇上,先修书呈递高俅太尉,让其从中斡旋,请朝廷派大军征讨天息山贼寇。另外赵元郎全权督办和运送贡粮,此次皇粮被劫,必须有人承担罪责,应革去赵元郎郡府主簿之职,方可体现太守任人唯贤。往后贡米须由郡府粮官负责收购和运送。
    赵元郎本不是朝廷命官,乃徐布仁太守权限下,郡府衙内任职,革去他郡府主簿之职也是徐布仁一句话的事。赵元郎是个人才,徐布仁视他和左少尹为左膀右臂。心中虽有不舍,但出了如此大事,自己说不准难保乌沙帽,必须“挥泪斩马谡”,于是徐太守革去了赵元郎郡府主簿之职。命左少尹起草奏折呈递给皇上,起草书信回报给高太尉。
    满升粮铺丢了皇粮,损失惨重,赵元郎被革去了郡府主簿之职,还不知朝廷对赵家有何等处罚,老太爷忧虑过度病倒不起。赵家上下为他请医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