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河东裴氏(第1/2页)  汉末之风起并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裴绍不甚明了张瑞是何意。
    郭氏派来的五名文士连政务空缺都补不足。
    更不可能去县学教书。
    便问道:“此言何意”
    “今日闻裴县君出身河东闻喜裴氏”
    看着张瑞笑容满面的模样,裴绍眼神一凝。
    实在是太了解这匪首,每次露出这种不怀好意的笑容,就准没想好事。
    这实在是不能怪张瑞。
    当得之裴县君出自闻喜裴氏后,这要是不狠狠薅一把羊毛,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闻喜裴氏,后世强盛的五姓七家之一。
    据后世记载,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其家族人物之盛c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而张瑞记得,在这个时代,河东裴氏最著名的代表应当是裴茂c裴潜父子。
    裴茂字巨龙,灵帝朝历任县令c郡守c尚书令。建安三年夏四月,督段煨等关中诸将讨李傕。以功封阳吉平候。
    这位大汉王朝故尚书令,张瑞就别想了。
    但他的儿子裴潜还是可以图谋一下的。
    裴潜,字文行。汉末避战乱逃至荆州,为刘表所礼待。但认为刘表非成就霸业之人。
    后曹操平定荆州时归附曹操,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代郡太守c兖州刺史。
    魏明帝时出任尚书c太尉军师c大司农c尚书令。封清阳亭候,死后追封太常,谥号贞候。
    其一生政务娴熟c百姓归心,难得的是尤其擅长处置胡人。
    正是张瑞碎碎念念想要的人才。
    太原距河东倒是不远。但以张瑞的名声上门去拜访,估计会立马被抓起来扭送县衙。
    想要对方主动投靠一支叛军更是绝无可能。
    这时裴县君的重要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作为大汉名正言顺的孟县县令,有权组建属于自己的门客c幕僚,任命大量基层小吏。
    只不过在大部分郡县,县令的待遇跟阳曲县令差不多。被地方豪强所掣肘,大量基层胥吏被豪强把控。
    但是,在孟县完全不用担忧这些问题。
    所有豪强都被血与剑清洗一空。
    现在县中吏员只有空缺,所虑者唯裴县君不肯选贤任能,而不担心有人敢从中作梗。
    见裴县君还是不明白自己的暗示,张瑞不得不说道:“某曾闻裴氏人杰多如过江之鲫,县君何不书信一封,为孟县招徕一批能吏,亦缓解一下县内同僚的压力。”
    裴县君停下脚步,目光不善的盯着张瑞,说道:“尔想某劝族人从贼”
    张瑞被盯的心虚,将脸藏到马驹鬃毛后面,小声嘀咕道:“这怎么能叫从贼呢这是抵御胡虏,是拯救黎庶,是教化世民。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少拿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糊弄某”
    得这倔脾气又上来了。
    张瑞只好劝道:“县君怎就满眼盯着从贼二字难道所说其他不是吾等事业都是做外御胡虏c内活黎民之事。怎汉行此举则光荣正义,某一贼子行此举则污秽不堪”
    裴县君被说的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张瑞无奈的一摊手,道:“若是实在良心难安,某可不插手其中。所有裴氏族人俱归县君麾下,为汉室官吏,只行活孟县百姓之事,如何”
    裴县令心绪难宁。此举事关孟县百姓存活,每多一名能吏,流民便可早一日安家落户,路边每日便会少一具尸体。
    可自己这封书信,与推族人进深渊有何区别。
    说是为汉室官吏,其实无论王凌还是裴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