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我没有退路(第2/2页)  踏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案他猜到了。
    或者说与其是讨伐颜氏不如说是从颜氏入手清君侧最终的目的在于皇位。
    檄文其实并不难写。
    以林繁自己的能耐写十篇二十篇的也不在话下。
    可檄文又不是普通文章是晓谕是批判是声讨需要传得广、传得远让天下尽知人人愤慨。
    偏偏这檄文文体又晦涩文绉绉的别说不识字便是识字的百姓从头到尾看下来都不一定能全部领会又何谈传播?
    能让这么难以被人口口相传的文章传播开就格外需要成文者的名声。
    不一定位高权重但一定得是满腹才华、曾有出彩文章传世能够一出手就让天下学子争相品读的。
    堂堂定国公爵位很大战场上也打出了名声但林繁在文坛目前毫无地位。
    他亲自写一篇檄文效果远不如谢羽。
    谢羽自高中后官当得不错更是时常有文章在学子间传颂。
    这就是林繁从祁阳城赶来、找上谢羽的原因。
    “我不怕骂外戚”谢羽看着林繁说得很直白“可您与我都心知肚明清君侧的后头就是争位我是大周的官员我岂能递这把刀?”
    谢羽的拒绝在林繁的意料之中。
    仅仅看到颜家在矿产上动手脚就能义愤填膺到要立刻换一位皇帝那也没有林繁什么事儿了。
    京里的文武大臣们就一窝蜂把皇上从龙椅上抬下来了。
    江山易主不是如此简单。
    林繁笑着叹了声:“谢大人您知道我没有退路。”
    谢羽的嗓子眼微微一涩:“圣旨上那么写了可我原想着其中有误会您与永宁侯不该、也不会有背叛大周的想法。”
    可现在想来似是他浅薄了。
    圣旨一下已经不是“有没有”、“想不想”的问题了。
    谢羽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亦不似当初赶考时一般“天真”。
    君臣、朝堂规则如此。
    摆在林繁面前的不过是三条路。
    要么以死证清白拿命来抗诉;要么从此沉寂、远离朝堂做一闲散还得赌皇上有朝一日别又想着收拾他;要么就清君侧。
    谢羽理解林繁选择了第三条路但他不想就这么去做那把刀。
    “谢大人想过吗?”林繁压低了声音“长公主为何会与皇上拔刀相向?”
    ------题外话------
    感谢书友阿特兰大、水晶馅饼、小院子、书友121030193845947、今天也要努力哇晓瑶的打赏。感谢书城书友东妮、月嫦、张莹、别以为裸奔就可、歡樂童話的打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