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不对即便长出来了也只多半会是发育不良的劣等木材。
这些工匠和民夫深入崇山峻岭砍伐金丝楠木危险重重。
在密林中可能会失足摔落可能会遇上猛兽可能会迷路也可能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等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古来就有“进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
这些人在砍伐了合适的金丝楠木之后由于太过巨大所以也几乎不可能以人力运出崇山峻岭。
工匠们先在大树上用木板搭成平台让斧手砍去大树的枝叶然后再用绳子拉着防止大树倒下的时候砸到人。
砍倒大树之后斧手在大树上凿孔大量民夫在地上铺设横木将大树拖拽一段距离之后滚下山沟编成木筏。
等山洪暴发时这些木筏被冲下山冲入江河然后再通过长江运到大运河再由大运河继续顺流滑行北上京城。
整个路程达到1800多公里沿途还有官员值守防止这些珍贵的木材丢失。
这些巨大的木材和运送金砖、粮食以及其他各种建筑材料的船只一起经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北上。
这些船只达到两万多艘而数十万民夫和军队所需要运输的粮食则是达到四亿升。
从高处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宽阔的大运河上无数船只沿河北上;而在这些船只后面还有大量的各种木头或者捆扎成筏或者巨大的单根木头用绳索相连缓缓地飘向北方。
也就是古人说的:“漂大木蔽塞水面”。
而在开采汉白玉石料的山中同样也有大量的工匠在忙碌着。
这里有一万多名民夫和六千多名士兵而在运往京城的道路上还有数万名民工和上千头骡子等畜力。
开采石块的方式也十分原始在没有重型机械的情况下只能先打孔、用木楔敲进石头里面再通过火烧、灌水的方式引发石块的热胀冷缩并让木楔吸水膨胀将石块的裂缝变大。
如果以巨石为第一视角那么整个过程就显得更加有趣了。
其中的一块巨石原本是山体的一部分。它在这里度过了极度漫长的岁月甚至在人类还未建立起文明的时候它就已经被静静地掩埋着在泥土中无悲无喜地看着这个世界。
但现在无数民夫爬上它的身体开始用微不足道的锤头、凿子在它身上凿出一个个小孔。
这对它来说或许只是挠痒痒毕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已经见识过无数次山崩地裂。但很快木楔顺着孔洞伸了进去而巨石也在火烧和水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体内的某种变化。
巨大的裂缝出现了并且很快变得无法收拾。
民夫继续用更大的木块将裂缝撑开直到随着上万人的惊呼这块巨石从山坡上轰然滑落。
而后这块数千年都未曾移动的巨石开始了它的旅程。
两百多吨的巨石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样在那个年代哪怕是再多的民夫也休想将它移动分毫。
但很快这些聪明的工匠开始沿途掘井泼水成冰然后再用大量的人力和畜力拖行。
拖拽的民夫排成了一里长的漫长队伍这块巨石的移动速度达到了它诞生以来的最快——每天不到五里路。
在这一路上它见到了无数自己从未见过的场景那些如蝼蚁般的小人竟然就这样将它一点一点地拖动到了目的地。
而后又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开始在它身上雕刻。
根据石块的颜色和条文工匠们因地制宜地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这块巨石的右下侧有一条青色条纹正好雕刻一条青龙;而左侧部分则是纯白雕了一条白龙。两条龙在流云中翻腾不休下端海水奔腾流云绚丽夺目。
五爪金龙腾云而起最终一路延伸到恢弘大气的皇宫大殿。
而在皇城周围这些民夫和士兵也在忙碌着。
他们将前代皇城内的建筑拆除百姓外迁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