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 郢州(中)(第1/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帅,张世杰已进至郢州,现在已经很明显,他下一步必将仍是继续沿汉水北上,冲击宜城。”

    “嗯。你接着说下去。”

    “末将仍然坚持认为,他不会以步军和我们硬撼,毕竟水师才是他的长技。”先前的那个声音里稍稍有些不满。

    “不,张世杰之前的兵势很盛,湘汉的下游,水道、湖泊纵横,于我骑兵不是十分有利。但他一定会和我们直接交手的,而且他也躲不掉。”一个声音坚定地说道。

    “大帅指的是?”

    “他的水师再强,没有步军的掩护,还是无法抵达襄阳城下。”毫无疑问,说这话的人充满着自信。

    ……

    在襄阳府的新城内,北元荆湖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玉昔帖木儿和襄阳总管哈剌哈孙正低声商议着。

    玉昔帖木儿是北元的重臣之一,而且深得忽必烈的信任和重用。忽必烈即位之后,一开始先是让他掌管宫中的御膳,随后拜他为督察所有官员的御史大夫。

    乃颜叛乱时,忽必烈御驾亲征,大军由蒙古军和汉军组成,其中的蒙古军更让玉昔帖木儿来统领。

    但客观地说,并非忽必烈潜邸旧臣的玉昔帖木儿,之所以受到如此重用、信任,甚至在他幼年的时候就袭爵蒙古万户,与他是成吉思汗“四杰”、也即四“怯薛”之一博尔术的孙子是有关的。

    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后,在所有的嫡子中最宠爱的的确是拖雷,这主要表现在他每一次亲征时都会带着这个小儿子,甚至他本人就称拖雷为自己的“那阔儿”(即“伴当”)。

    这大约就像很多过去的父母,相对来说要更宠爱自己小儿子、或幼女一样。

    而作为宿卫蒙古大汗的四怯薛,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博尔忽四人自然就和经常伴随在成吉思汗身边的拖雷关系很密切。所以,虽然“四杰”均死于成吉思汗之前,可他们的后人,基本上都延续了与拖雷家族密切的关系。

    至于哈剌哈孙,看过《射雕英雄传》的读者都应该能记得这样的情节:郭靖偷听到王罕的儿子桑昆和扎木合等人一起密谋偷袭铁木真,然后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铁木真,从而让铁木真逃脱了一次灭顶之灾。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这个告密之人是哈剌哈孙的曾祖父乞失里黑和他的兄弟。故此,乞失里黑在成吉思汗登上蒙古帝国大汉之位后,就成为了功臣之一。此后,历任蒙古大汗对他的后人都曾给予重用。

    忽必烈即位之后,为了争夺草原上的人心,也为了加强蒙古人的统治,自然不会忽视这些功臣的后人,只要他们没有反对自己,而且有点才能,他都给予了任用。

    玉昔帖木儿和哈剌哈孙就是在上一年的年底(至元二十七年),被他派到襄阳,以应对哪里越来越严峻的局势。

    因为自从宋军于至元二十四年(景炎十二年)夺取荆湖南路后,他们在哪里就一直在蠢蠢欲动。或者更直白地说,趁着北元暂时无力南顾之际,他们一直在不断地挑衅。

    实际上,那时候的襄阳也并非就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襄阳在宋时,作为一个府,辖下有五个县。襄阳和樊城一体,为治所;另外还有邓城,谷城,宜城和南漳。其中邓城、谷城偏西北;而宜城和南漳在襄樊的南边,它们都是汉水和江陵通往襄樊的要道。

    北元当年围困襄樊,说是五年,实际从开始策划到完成围困,先期已经花费了五年。在此期间不能不说他们是花了大力气的。仅在至元六年,他们就筑一新城于汉水之西、向阳和宜城之间。也就是在宜城、南漳和襄阳中间,又加了一座城,以强化对从汉水来援的宋军阻拦。

    所以,整个襄樊周围的守备是非常严密的。这也是当初史格、张弘正等人都并不太担心襄阳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