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一百八十二章 兵源多了也麻烦(第2/3页)  抗战之最强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够,需要改进的?

    王大哥不必顾虑什么,有什么说什么,今天就当然我们聊聊天,我也是刚参加民兵部队不久,就被调到这里来工作。有些情况还不是很了解,难得碰到王大哥这样的民兵家属,所以还请王大哥多说些问题,等我上任之后,也好将这些问题改掉。”

    知道这些老百姓都信任民兵纵队,如果不打消他们的顾虑,很多时候一些潜在的问题都不会说出来。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借口,王栋梁想了想道:“要说你们民兵要改进的问题,我觉得也没什么,你们没来之前,那县城的小鬼子三天二头下乡抢我们的东西,打从你们的部队开过来,那些小鬼子已经轻易不敢下乡。

    只是我们这些老百姓觉得,要是你们的部队能多招点人就好了。现在这十里八乡的年青后生都嗷嗷叫着要参加正规民兵,可是我们浑县只有一个民兵团,人早就招满了。

    那些后生都有参军的热情,可是你们那个民兵团长说有规定,不能私自扩编部队,只能将这些后生继续留在村子训练。要是你们部队的那个邓司令,能多给我们浑县一点招兵的名额,想必那些后生也会高兴的。”

    这也是此次邓成功巡查时,碰到最多的问题,这些位于华北范围之外得到民兵纵队保护的根据地青年,对于参加活动民兵纵队的热情异常的旺盛。以至于,总部下发一个扩编命令,这些根据地不到三天的功夫就能将优秀的兵源配齐。可以说,眼下这些周边的青年,对于参加民兵纵队的正规部队,可谓是异常积极。

    想了想邓成功有些好奇般的道:“王大哥,我来的时候好象听说,这里除了我们的民兵团。以前管理你们的晋军阎长官的部队。不是也有派遣了一支晋军部队在这里吗?那些青年怎么不愿意去参加你们阎长官的部队,反倒愿意参加我们民兵纵队的部队呢?”

    王栋梁对于这个问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实也不是我们这里的青年不愿意参加阎长官的部队,只是你不知道那支部队的样子。听去过那支部队的后生回来说,他们在那里的正规军。用的武器还没有我们民兵纵队好。而且吃的也差,每个月发的军饷也要被扣下一部分,说是充当他们部队的军费。

    不是我们这些后生贪钱贪吃,关键这些后生都是各家的年青后生,那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家孩子当个兵能吃的好点,而且每个月都能拿点钱回来贴补家用。不是更好吗?虽说当兵难免就会出意外,我们这些乡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可关键是参加晋军的后生如果被小鬼子打死,他们的家属最多能得到十个左右的大洋,算是他们部队的赔偿,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可是我们这里参加民兵纵队的后生,如果跟小鬼子打仗战死。你们民兵团不但会有专人将那个什么抚恤金送来,而且至少都是一百个大洋的补偿。

    更别说,每个过年这些军烈属,都会得到民兵团派出的慰问团送米送油,而且村子里的民兵平时也会照顾他们一家的生活。可以说,他们虽然死了一个儿子,但是有了民兵纵队这么照顾。他们也不用担心后半生的生活。

    可要是参加晋军,死了也就死了,只有当时那点大洋算赔偿,其他什么都没有管了。这种事情,我们这些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自然都想让自家的后生参加民兵纵队的部队,而不去参加这个阎长官的部队。

    况且,阎长官连自己的太原都保不住,他跟他的军队说实话,我们也不太相信他能打小鬼子。所以。现在只要知道民兵纵队条件的后生,宁愿在村子里当预备民兵,或者参加区小队跟县大队的预备民兵部队,也不愿意去那支晋军当正规军。因为这些后生也想打胜仗,而现在只有跟着民兵纵队才能打胜仗。后生们会有这个想法也是情有可言了。”

    如果这话让比较扣门的阎长官听见,估计也会脸红。但更多的会说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