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九天玄经(第1/3页)  重生修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蜀山主体故事发生的时间,开篇的“月夜棹孤舟”文中点明为康熙即位第二年(即公元1663年),秋冬之际,双英相会,李宁拜师,周敦避祸。金蝉醉仙崖诛毒蟒,遇芝仙。期间峨嵋弟子拜师者,有周云从,赵燕儿,许钺,周敦。青城派陶钧拜师。静虚斩绿袍。

    来年正月初五:神雕听经,英琼遇赤城子。

    正月初九:朱文朱梅了前怨。

    正月十三:金蝉、笑和尚夜探慈云寺,救石玉珠。苦行、晓月参与斗剑。

    正月十五:吴元智兵解,顽石大师中子母剑,朱文中妖法,众仙大破慈云寺。同时并行事件:裘芷仙出嫁遭祸。之后数天内:李英琼斩怪得紫郢。英琼、芷仙拜师妙一夫人。金蝉朱文福仙潭求药,红花姥姥超劫,申若兰归峨嵋。英琼等人峨嵋学道,开辟凝碧洞天。

    如此,慈云寺斗剑这开篇第一个小高.潮也彻底完结了。

    总体来说,蜀山并不是一个围绕单一主角写的小故事,其洋洋洒洒五百万言,大大小小事件不计其数,各种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单线等等,都占了不少篇幅,这样虽然使得作品有些凌乱,但却使整个世界显得无比丰满,远不是后世主角一人单线的网络小说所能比的。

    世界的丰满以及就意味着可挖掘的机缘无限缩小了,如果不跟着主角,或者说不抢夺原著中人的机缘,很难再在哪个犄角旮旯发现什么机缘,毕竟能写到了基本都写到了,当然也有可能有没写到的,但是概率不高。

    而如果跟着主角,或者在主角之前抢夺它们的机缘,这一点安逸也下不了决心。

    只因为这《蜀山》中充满浓浓的宿命论,讲究的是前生今世的因果,万事皆由天定。比如说书中经常出现某某大佬让自家小辈去哪哪哪,该如何如何做,就能得到什么什么宝贝,甚至连中途遇到的人都能确定,万事都讲究个顺天而为,这方世界的天道,是不是管的太多了?

    对于与天道作对,安逸可没有半分把握,别说《蜀山》这个世界,就是现实世界他都没有把握。而一旦抢夺主角的机缘,先不说在天道之力下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恐怕这方世界的天道以及大佬也不会放过他这个“变数”。

    就算跟着主角打打酱油都说不定会有变化,毕竟他不在这方天道的“预算”之内,虽说他能够控制自己,不破坏原著剧情,但那样的话,跟着主角还有什么意义?什么都得不到,难道只是去看戏吗?更何况,这方世界的演化,究竟以后会不会一定遵循原著还未可知,毕竟这书中漏洞可不少,前后也偶有矛盾之处,此时是真实的世界,那漏洞必然已经补全,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还真说不定。

    思索良久,始终拿不定主意,安逸只好暂且放下,日后再说。

    一夜修行,次日一早醒来,外面天已大亮,出了偏房,见周淳正与两名道童交谈。

    两个道童,一名松儿,一名鹤儿。只见周淳此时正问松儿道:"你师父他往哪里去了?昨晚匆忙问,不曾问他老人家的真实姓名。两位小师兄跟随多年,想必知道。"

    松儿摇头道:"我师父并不常在庙中。三月两月,不见回来一次两次。今早离开时,也不曾留下话儿。至于他老人家的姓名,连我们也不知道。外边的人,因为他老人家喜欢喝酒,大都叫他醉道人;有人来找他,也只说寻醉道人。想必这就是他的姓名了。此地乃是神尼优昙的大弟子素因参修的所在。师父爱此地清静,借来暂住。我们来此,不过半年多,轻易也无人来。你如一人在成都,何妨把行李搬来居住?我听师父说,你武艺很好,如果方便,也可教教我们。你愿意吗?"

    周淳见他说话伶俐,此地居住自然比店中洁净,醉道人既然带他到此,想必不会不愿意,连忙点头答应。

    此时恰好望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