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五章 祖师身份(第1/3页)  重生修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仙童奉祖师之命,快步走出,少顷间,来至洞府门前,“吱呀”将石门打开,见得外面是一人一猴,心中虽然讶异,但却谨记祖师吩咐,不敢多问,直接道:“两位可是来求道之人?我家祖师方才讲道,忽然停顿,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两个求道之人,可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们了?”

    安逸闻声而动,抬眼望去,只见洞门之前,仙童七八岁年纪,却生的丰姿英伟,象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他如今虽失了法力,但却眼力还在,只一眼,就看出这仙童身上玄光缭绕,修为不凡,起码有真仙三味,当下暗自心惊。

    美猴王却没这许多见识。原本它还赖在树上,此时见仙童出来,又说的客气,美猴王心中万分欣喜,扑的一下跳下树,上前躬身道:“是我,是我们。我们都是个访道学仙的弟子!”

    仙童点头道:“祖师命我请你二人进去。”说完,就将身子一侧,做出个请的姿势。

    美猴王整衣端肃,招呼安逸。两人随童子径入洞天,见里面别有天地,各自惊奇。仙童果遵祖师之言,一路上少有交谈,基本是问一句答一句。安逸两人亦显谨慎,一直跟着仙童走至瑶台之下,终于见到了菩提祖师!细细观察,正是那: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师。

    安逸看着菩提祖师。心中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西游记》中对菩提祖师的描述诗。不由得心下沉吟,更添疑惑。

    像这种诗一般都与本人的修行体系、出身来历暗暗相合,但这菩提祖师的出场诗却十分有意思。其中“大觉金仙没垢姿”自然是指道体玄妙,而紧接着下一句“西方妙相祖菩提”却直指佛家,尤其是那个“祖”字,更加惹人遐思。而之后的“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中更乱,“不生不灭”指佛、“万万慈”指佛。“全气全神”指道、“三三行”指道。至于之后两句亦是佛道混搭,可以看出,这菩提祖师是佛、道同修,而且两者之间十分平衡。

    不仅如此,之后第二回中菩提祖师讲道,说他是:“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其中三家配合,自然是指的“儒、释、道”三教合一。

    可究竟哪一个人能够抛开门户之见致使三教合一呢?

    王阳明!

    咳咳……这个不算。应该是太上老君才是!

    王阳明虽然是集三教之大成者,但他可不是神仙。纵观整个《西游记》中。也只有太上老君符合三教大成。

    首先就是《西游记》中提到了太上老君“化胡为佛”,而在佛教传说中,亦言“李老聃死后生于天竺为佛也。”。

    太上老君从哪来的?“自混饨开辟,累世化身而来。”。“累世化身”,就是经常“下界投胎”。这证明太上先化身老子李耳,后化胡为佛,也很有可能。而且再加上“孔子曾师老子”,这证明太上老君对儒家也十分了解。

    但当这一切矛头全指向太上老君之后,安逸却又发现了不妥之处。

    首当其冲,就是以太上老君之尊,为何要孙悟空不许说出师承?!

    按照书上说,孙悟空与同门卖弄法术,菩提祖师大怒,逐他下山,之后,原文是:

    “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