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5.第一一四章 涉江(第2/4页)  舞雩春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冲上来了。越藩有五万水军,你也不愿打草惊蛇吧?”

    话说完,他叹了口气,怪只怪这些人运道不好跟错了主子,这风尖浪口的,不让他们去让谁去?朝廷在这里没有水军,越藩人多势众,只能拖延一时。

    几柱香的工夫,城头鸦雀无声。所有防守的船只都被包围在鹰船和连环舟之内,江上浪花腾空,火焰混着炮响势不可挡地扑面而来,黎州卫死的死伤的伤,水面晕染开淡淡的红。

    对方重新结了阵,绕过双头船的残骸继续往前行驶,卫兵们倒抽一口凉气。

    冲天的喊声仿佛已到了耳边,王遒举起手,几门大炮架在台上,士兵们整齐划一地挽起弓,箭镞燃着彤红的火苗,蓄势待发。

    鹰船在瞩目中却忽然停下,似乎在踌躇。

    “将军!”船上的副将犹豫喊道。

    水军将领接过千里眼,望见城墙上手持弓箭的黎州卫攒动着分开,一个人影显露在朗朗碧空之下,银盔上的蛟龙金彩煊赫,四爪腾空欲飞。初升的朝阳隔着汹涌江水与他遥遥相对,竟丝毫不能夺其辉彩,直教人下意识地避开视线。

    他仿佛感到了注视的目光,微微侧首勾起嘴角,长眉如斜逸出画的神秀烟墨,笔锋当空。

    “那是……”

    将领缓缓放下远镜,“传书给越王殿下,天子就在绥陵城中。”

    船上哗然,他沉吟须臾,道:“无错,五年前今上登基,本将曾随殿下去繁京朝贺。”

    “将军,那边又来了几条大船!”

    将领做了个按兵不动的手势,重新向东边瞭望,果真有三四艘黑黢黢的船从强烈的光线里开来,每艘船轮廓怪异,远远地辨认出有弓弩、喷筒和碗口铳等物。

    莫不是近来新流传于水寨的白山铁?这种船体态较小,高出水面,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橹,船板上备有许多火器,有的卫所还装了千斤炮,将海匪打的落花流水。这种船怎么会归黎州卫所有?江面不如近海开阔,向来少有楼船之类硕大的战船,他带领水军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

    那几艘白山铁背着光不紧不慢地在水面徘徊,副将也懂些名堂,抹去颊上汗水,对上峰道:

    ”既然天子在黎州军中,必然还留有后手,刚才这群乌合之众说不定是特意抛给咱们的鱼饵,某以为还是谨慎些为妙。”

    将领也想起临行前越王的嘱咐,便点头道:“此次只带了一百条船探风,无意追敌冒进,先回去禀报楚州,得了信再做决定。待傍晚太阳落山再探,便是有诈也不须怕他。”

    鹰船鸣金收兵,连环舟们调转方向,朝来路游去。城头的黎州卫放下了紧绷的弓,却并不敢松懈半分。

    王遒指着那露了个影的“白山铁”,奇道:“那便是城里富户名下的大渔船?”

    盛云沂看了眼季维,可怜河鼓卫统领一个时辰前刚和佥事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根本开不了口替主子解释,只默默把头低了,不言不语。

    “晏公子进城时和大户应酬,跟朕提过当地人手里有些大型的渔船,能雇佣几十人同时在风浪中捕鱼。这些船的形态沿用南安水寨的战船,所以比其他渔船要稳,装上几门枪炮,则与战船无异。眼下绥陵城中枪炮都少,每艘船搁几张弓弩,放几竿竹子,就已经够那边的水军生疑了。”

    盛云沂静静道:“那位鹰船上的吴将军,朕御极时在大朝会上有幸识得一面。像这等唯王叔马首是瞻的将领世间少有,应很得器重,想必如此才养成了如履薄冰的心性。”

    黎州卫们听到这一席话,不禁又是诧异又是欣喜,纷纷半跪于地,呼声雷动,好像有今上在这边,无论有多少条敌船、多少敌军都不足为惧。

    王遒叹服道:“陛下圣明,是微臣多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