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伯,你就不要推辞啦!这是你们应得的,快些收下吧!”谢子晴听到了他们说话,二话没说,直接将银两硬塞到了老人手里。
“这……这……好吧,那小老儿就厚着脸拿着了,公子、小姐,若是什么时候再来潞城,小老儿一定好好招待两位!”见推脱不过,老人只得收下了。
这一下,老人说什么也不要明轩帮忙了,有了他的提醒,明轩和谢子晴也赶紧收拾起来准备上岸。
“住了这么久,突然就要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啊!”谢子晴环顾那小小的船舱后,不舍说道。
“若是以后得空,你还可以来河上泛舟啊,不必如此缅怀。”明轩边收拾边说道。
“榆木脑袋,那能一样吗?”谢子晴翻了个白眼说道,一点点感伤瞬间化为了恼火,胡乱收拾了一番就出了舱。
“还不一样吗?”明轩看着谢子晴离去的背影,一头雾水。
果不其然,快要到达码头后,船队明显有了变化,没有划船的浆手都走了出来开始清点货物,神色也轻松了许多。
“老伯,咱们加把劲,赶在他们前面先到码头吧!”跟了这么久,再怎么也会显了痕迹,既然知道了目的地,也就不用继续跟着了。
“好咧,您就坐稳咯!”一趟这么远的行程眼看就要结束了,还小赚了一笔,老人也是心情愉悦,手上有使不完的力气。
廊城,位于中州中部偏北一带,是一座中等的城邑,跟潞城一样都是靠水路发家,不过不同的是,廊城历来就是河运的枢纽地带,人气鼎盛,商业繁茂,而且还是中州有名的造船之地,中州但凡有些规模的船只十之六七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所以城中多是与船有关的物件。
“不是说廊城是造船圣地么,我看这里的船只也很一般啊!没有一艘能够与我们家的船队相提并论!”上得岸后,谢子晴留意船队的同时,也四处打量着周围的船只,中间也有不少刚下水的新船。
“大小姐,这根本不具备可比性的!你们家的船是海船,是要抗大风大浪的,而这里的船主要是在江河里行驶,风浪不大,而且有的地方河道偏窄,大船毫无用武之地的!”明轩觉得有必要好好说明一下。
“哦,好像有些道理!”谢子晴眨巴着眼睛说道。
“嗯,这般回去是顺流而下,老伯和大娘应该能够轻松不少了。”明轩的心思还在记挂了老人家。
“放心吧,估计七天不到他们就能回到潞城了!”谢子晴肯定的说道,这可是她的强项。
“那就好,累了他们十天,心中有些过意不去啊!”连续行舟这般久,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
“话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你一顿了,既然知道他们的辛苦,那你也太小气了,最后才给了那么一点钱给他们,不够意思!”谢子晴没好气的说道。
“那你觉得要给多少才合适呢?”明轩笑着反问道。
“怎么的也得给个两三百两银子吧!”谢子晴想都没想就说道。
“那你觉得他们会要吗?”明轩继续反问道。
“呃……只怕……只怕不会要。”被明轩这般一问,谢子晴倒有些踌躇了。
“那就对了,老人和大娘都是实诚人,给得多了,他们肯定不会要,唯有少给一点,他们才会勉强接受,于心才安。”明轩耐心说道。
“哦,这也是江湖经验吗?”谢子晴有些明白了。
“当然,这属于江湖经验中的人情世故。”明轩耸耸肩说道。
谈话间,“惠民茶行”的船队缓缓驶进了码头,与潞城码头类似,漕帮的队伍早早的就在那里等候了,不仅有近百个工人,还带着数十辆马车,船一靠岸,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卸货了,这里毕竟是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