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爱情(第1/4页)  单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爱情

    五一假期结束后,时间犹如被装进了初夏的照相馆,按一下快门,时针便辗过好几圈,一晃就到了大四应届生返校的日子。

    毕业答辩安排在5月4日。

    毕业典礼将定于5月20日上午在礼堂举行。

    程溪跟同班的室友分在上午的最后一组,两人没敢踩着点儿到院办,同第一组同学一道下楼,八点半不到就等在答辩教室隔壁。

    教室里早到了不少同学,有点挤。

    程溪跟大家一样,面上看不出多少紧张,但心里总有些不安。

    她低着头把ppt和纸质版论文反复过了两遍,尤其留心论文里提到的有争议的学术观点,尽可能猜想答辩老师可能会就此发散的问题。

    以及被问住时,如何更加巧妙的化解尴尬。

    而程溪室友则坐立不安,她近来平江、南京两地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习,论文也是紧赶慢赶才凑出来的,生怕待会儿进去被老师问懵在原地。

    没多交流,各自看了一会儿,一上午就到了头。

    轮到程溪那组进去,她才生出一种真实可触的焦灼感,放下纸质版论文,一组人五个人一起进场。

    程溪排在第二个,每人被告知有一刻钟展示时间。

    接着会由答辩组老师进行提问,时间不均等,视个人答辩情况而定。

    程溪是这组人中唯一的保送生,硕士阶段的导师也坐在席上,冲她微微颔首,让程溪安定不少。她打开ppt,做的是保研新专业所涉及学科的题报。

    原是生态学的较大范畴,论文不是很好做,程溪中途找了一趟导师,他建议程溪从植物病理学角度出发,主要讨论分子植物病理学导论部分和分子研究的实际应用。

    这个问题相对虚实结合,也比较有现实意义,落脚点众多。

    就算答辩老师有意为难,能问的矛盾点也相对开放,不怯场,能自圆其说即可。

    经导师提点,程溪的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同组其他同学。

    不仅较为清晰的讲述了所选论题的结构、内容,再到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目前所涉问题的现实利用、结论利弊等,囊括完整。

    除了字数偏多,短短一刻钟没有暴露明显的问题。

    加之程溪说话字正腔圆,算是带点自然、舒心的播音腔,也算是加分项。

    待她有条不紊的说完,导师满意的点点头,她微微鞠躬,拿上纸质版的论文,等待老师提问。

    答辩组老师辛苦一上午,明显是有点困乏了,程溪的导师没有开口,客气的伸手让其他老师尽管提问,不要客气。做他旁边的老师自然清楚程溪是他的爱徒,也不过多为难,夸了她几句准备充分,论文基本成型,分数给的不会低,但也点出论文内容过于繁琐,稍显详略不当。

    程溪虚心点头,拿笔记下老师说的建议。

    这一举动让点评老师很是满意,一上午也就出了一个带笔进场的学生。

    也有几个老师比较赞同程溪拿研究生阶段的论题来写,提前适应更为深入的学习步调,而且表示非常欣赏程溪在做论文之前,以实地考察、亲自培植这样的研究方法来做学问。

    ……

    最后一组人说得很快,不到中午十二点答辩全部结束。

    还算幸运,这一组人全都通过答辩,短信是出门后收到的,程溪预答辩得了85分,现场答辩给了86分,她甚感满意,立即回复信息给导师表达感谢。

    不止谢他四年来的春风化雨。

    更感谢未来还有三年,能与恩师再走一程。

    .

    买好午饭带回宿舍,程溪忙了一上午,过了饭点儿,暂时没胃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