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执与着(第2/3页)  大明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魔。“

    悟虚一愣,随即合掌恭声道,”原来如此。三太子,倒是于生死间起了慧根。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三太子若是真有此心,魔便是佛。是佛是魔,只在一念之间。“

    沈昌岐,又摇摇头,复又望着悟虚,说道,”慧根谈不上,但本王如今行事,总是不离因果二字。若是离了因果,无论是做人做妖,还有什么意思?佛门之中,不也最重因果么?“

    “阿弥陀佛,”悟虚顿首,“佛门确实看重因果。所谓众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但因果纠缠,遂至生死流转,苦海无边,三太子何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三太子口中所谓的不离因果,便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若有什么心愿便要去了,因为这心愿也是有前因,也是一果。这倒确实不离因果二字,但佛门说因果,乃是说苦讲空,说完因果,继而再说避免因果,尽熄外缘,涅盘清净。若不然,今日因,明日果,明日果,又成明明日之因,纠缠流转,永无停歇。悟虚此番话,便是劝三太子看空这些因果,否则在人世间一味纠缠,难免迷失于苦海而不能出。

    沈昌岐,忽然大笑道,“听说大师,原先也是差点被一名叫做莫恩的喇嘛的灭杀,也历经过生死。此中,种种恐怖和顿悟,想必大师也有。那么大师为何如今还不上庐山去?有何因果?有何心魔?“

    悟虚只觉被当头棒喝,呆呆地坐在船头,怅然若失。

    莫恩杀劫,外人知晓。但何人知晓,悟虚乃是转世重生此人世间呢?要说历经生死,死于后世一个时空,重生于如今此人世间,这才是大生死!大生死间,有大恐怖,也有大领悟。是以悟虚,方才悟空,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便自然而然心生感触,读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便自然而然心生欢喜,便一心想要修习佛法,追求大道。

    但,悟虚始终对那善恶轮回一说,抱有一丝潜在的怀疑。你今生做牛做马,任人欺凌,便是因为你前世作恶?他如今家财万贯,鱼肉乡民,便是因为他前世行善积德?有人做尽了坏事,丧尽天良,却好好的活着,难道是要等他长命百岁之后,方得打入十八层阿鼻地狱?尤其是元末这个时代,人分数等,南人贱不如狗,好人命不长,奸恶之人,横行无忌,逍遥法外。难道,今生行善积德,便是为了来生作威作福,享受这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那众生岂不是更纠缠于痴迷于俗世种种业障,还怎么出离苦海?

    再有,那些修士之人,更是视凡人如蝼蚁。对于这些修士之人,佛门讲的因果循环、善恶轮回,又是如何应现?

    因着这些疑虑困惑,悟虚方才被妙音逐出山门,又莫名地亲近爱护那些揭竿而起、敢于抗争、不愿逆来顺受的白莲教教众,也潜意识地放松了戒律,不戒酒,不惧色。

    是以,到了今日,悟虚不上庐山,便是因着两桩事,一桩,白莲教教众,一桩则是与赵彤之****。总是时时想着,要佑护千千万那些白莲教众,使其不至于误入歧途,遭受大劫难。总是冥冥期望,天下尽快太平,然后赵彤得报家仇国恨,放下一切,脱离魔道,如此,悟虚自己也就心安了。这便是悟虚的执着,悟虚的心魔。

    方才悟虚劝三太子放下执着上庐山,可三太子反过来却问自己有何执着,为何不上庐山。

    悟虚心中真是翻江倒海。

    那三太子可能是要争霸天下,施展胸中抱负,过一下皇帝瘾。自己转世重生,历经大生死,求道之心坚定不移,对于此间所谓的帝王之位,荣华福贵,乃至男欢女爱,其实都看得极淡了,但因着对佛法的因着一丝疑虑,不能接受人的一生一世,便是前世注定的说话,依旧放不下人世间的些许。

    这两者其实又有什么呢?都是放不下对人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