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九章 预谋发酵(第2/3页)  贞观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官”,意思是一辈子留在长安,可以不用去地方上任。

    然而,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地方州府显然比不上长安城的繁似锦,皇子们都是养尊处优长大的娇贵人儿,自然不大愿意离开长安跑到千里迢迢之外的地方过着淡得出鸟儿的无聊日子,于是纷纷找理由借口拖延耍赖,反正各种理由赖在长安城不走,其中耍赖皮经验最丰富的,莫过于吴王李恪。

    不仅是李恪,其实大多数成年皇子都一样,想尽各种办法赖在长安城,能多拖一天就算一天,实在拖不过去,避无可避了,这才一脸凄凄惨惨地离开长安上路,在地方上待不到半年便一道奏疏送进长安,委委屈屈地告诉父皇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有毛病,李世民一心软,自然大笔一挥,允许回长安养病。

    朝臣们见惯了皇子们的赖皮方式,刚开始还有魏征之流看不顺眼说几句,到后来根本就没人吱声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就藩的规矩差不多等于虚设,既然李世民都不计较,朝臣们自然也就不会再干这种两头吃力不讨好的事,说了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将所有的皇子都得罪了。

    久而久之,这件事成了朝堂的一层窗户纸,大家心知肚明,却非常有默契的不捅破。

    没想到,今日这个名叫冯渡的御史居然把窗户纸捅破了。

    冯渡的奏疏写得很嗦,长篇大论云山雾罩,奏疏落在房玄龄手里,房玄龄奋力睁着老眼看了半天才看明白冯渡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冯渡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大唐礼法不可废,那些死赖在长安城找尽各种理由不去地方赴任的成年皇子越来越多了,正由于这些成年皇子死赖在长安,成天在长安城内外惹是生非,不是青楼买醉闹事,就是城外游猎踩践农田祸害百姓,给长安城的治安造成了很多不稳定因素,陛下是不是该清理一下门户了,把他们赶到地方,让他们去祸害别人怎样?

    看明白了奏疏内容后,房玄龄眼皮跳了跳,然后摇头苦笑。

    这个事太敏感,房玄龄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自然不会轻易表态,于是马上将冯渡的这份奏疏顺手扔给了长孙无忌,很明显的甩锅行为。

    长孙无忌假模假样看了看,然后……很不讲义气地扔回去,还给了房玄龄。这个锅我不背,不但不背,而且还要当作没看见,该怎么处置你房相看着办。

    两位宰相心中互相腹诽对方阴险狡诈,这份奏疏在两位宰相手中转了一圈发现甩锅失败后,很有默契地达成了共识,甩锅给皇帝。

    于是,奏疏顺理成章的便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朝堂的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事情的爆发有个酝酿铺垫期,往往一桩不起眼的小事,后来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慢慢发酵,最后事情闹得比天大,结果自然是谋划者达到目的。

    还有的纯粹属于意外,事先没有任何铺垫,发生时也没有任何预兆,就这样突然发生了。

    李世民看到这份奏疏后,脑子里第一个念头不是这份奏疏的内容如何,而是这份奏疏的根源。

    它是被有心人操作酝酿出来的,还是纯属意外突然发生的?

    这份奏疏令李世民闻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毕竟他不是糊涂的昏君,任何事情落到手里,就算没有证据,终归也有一点点若有若无的预感。

    拧眉沉默许久,李世民感到有些为难了。

    皇子们赖在长安找尽各种理由不肯就藩赴任,这个事实李世民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可以说,他生的十几个皇子里,没有一个愿意主动离开长安去赴任的,就算有主动提出赴任,其本意还是为了在他面前卖乖讨好,以获得自己的宠爱。

    见多了皇子们各种奇葩的拖延理由,久而久之,李世民索性懒得追究,明知他们在糊弄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