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81章 书中自有真相(第1/3页)  宁州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是没想过,而是做不到。”说到这,傅夫人忽然问:“你知道左寺坊的来历吗?”

    李默道:“听过一些,似乎是由横山王的亲兵演化而来,誓死捍卫王权。”

    傅夫人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左寺坊里有三司,最神秘、实力最强的当属左前司,而这个左前司却跟郡王亲兵没有任何关系,它是当年为了肃清逆反而设。”

    提到神功、正德年间的宁州大肃反,李默不由得吃了一惊,那简直是杀人如麻,血流成河,史书上对此一直语焉不详,原来是左寺坊的开山之作,怪不得宁州权贵对左寺坊即畏且恨呢,原来它有过这样不光彩的过去。

    傅夫人叹了一声,忽然咬牙切齿道:“当年若不是这些乱臣贼子在背后捣乱,南征大业早已成功,这天下就是宁家的天下。横山王也不会遗恨延州,抱憾终身了。”

    傅夫人为李默解开了宁州的一桩秘辛,大梁神功二年三月,兴宗驾崩,横山王宁威以吊唁为名挥兵十万南下,兵锋直指西京,意图代梁而立。当日宁州军中有火器营八千人,不仅持有燧发枪,还拥有一百门巨炮,一路南下所向无敌,西京城内乱成一团,皇族权贵无心恋战,已经准备逃亡洛阳。可恰恰在这个时候,宁州后方乱了起来,傅夫人嘴里的那些乱臣贼子们四处煽风点火,攻城略地,焚烧粮秣,还将火器营的三座工场炸毁,彻底断了火器营的供给,不仅如此,他们还勾结突厥人突破北部防线,越过大宁山,兵锋直抵宁州城下。

    “他们放火烧了宁州,逼迫横山王不得不退兵。然后就有了延州之围。”

    “延州之围”的故事李默知道一些,正史上说当年女直人围攻延州,横山王率部驰援,因寡不敌众被围城中达二十八天之久。

    但遍览史籍后李默发现实情并非如此,当日横山王宁威趁兴宗病故,朝政不稳之际出兵南下,欲问鼎关中,被击败后,仓皇北撤,被围在延州二十八日。

    “郡王被围延州,宁州危在旦夕,万不得已下才有了公主出塞和亲之举,公主以一己之牺牲换取了突厥撤兵,郡王才得以从延州脱身,这才有了宁州的今天,回想当日,可真是万分危急啊,错走一步,我宁家便是灭顶之灾。”

    李默点点头,乐安公主出塞不是为了大梁朝,而是为了宁州,为了救她的父亲宁威,当然客观上也起到了拯救梁朝的作用,若非她自我牺牲出塞摆平了突厥人,让突厥人撤兵,梁朝西有吐蕃趁火打劫,南有诸侯作乱,主力禁军又被牵制在东北,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宁崇玉虽然为了父亲出塞和亲,结果却得到了大梁朝的册封,成了天下人的公主。这也解释了宁崇玉从草原归来后为何不肯去长安,而非要留在宁州的原因,宁州才是她的家呀。

    “从那以后,火枪在宁州就绝迹了,横山王在魏桥密约里承诺从此禁绝这种东西。”说到这件事,傅夫人面露恨恨之色。

    李默想问既然已经禁绝火器生产,那眼下这些火枪又是怎么回事,他没有问出口,他知道傅夫人会说,这个女人拥有洞察人心的能力,他心里想什么,她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在她的面前,李默倍感压力,有一种很无力的感觉。

    “三座工场都毁了,图纸也毁了,但工匠还在。有人将他们暗中保护了起来,散之山野十余年。等风头过去后,左前司就有人建议秘密设立工场继续制造火器,那时郡王已经故去,忠静候一心为父报仇就批准了,所以宁州的火器一直没有断绝,只是成了绝密,一般人不知道。

    “那已是穆宗朝和宣宗朝的事情了,穆宗是位好皇帝,他龙御天下十八年,是宁州最好过的十八年。不过宣宗皇帝就有些不厚道了,对宁州手段毒辣,咱们也没跟他客气,火器工场不仅建了还扩大了规模,不过可惜中途发生了几起严重的大爆炸,把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