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1章 角力(第1/2页)  宁州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飞鸟川之战后,北国激烈的对抗形势暂时告一段落。

    李默奏请长安赦免北伐各将领丧师败阵之罪,散布在草原上的各部残兵败将陆续南归,其中以前左军统帅岳宪忠兵力最盛。

    青鬃川激战时岳宪忠距离御营有一百里,战事即起,岳宪忠命令各部按兵不动,他当时判断两万匈奴人是不能把禁营怎么样的,匈奴人意在试探,以禁营的实力完全可以应付,他置身事外更加有利。谁知战场形势变化太快,匈奴王努米奇里一旦试探出禁营的虚弱后,当即全线压上,七万匈奴人猛扑过去将五万禁营撕的粉碎,等到岳宪忠醒悟过来,牛皮哄哄的禁营已经全军覆灭。他根本来不及增援。

    此后便是连篇的噩梦。

    “出塞各军群龙无首,中军退守猎鹿山,右军向大青山方向退却,我部自然是回宁州。可我没想到猎鹿山那么快就丢了,匈奴前锋抢在我军前面击破了何秀光部,断了我南归之路。我只能在草原上飘荡,出塞八万人,现在只剩下两万。”

    李默道:“这次我们打的不好,最大的失误是一开始就被敌人斩了首。各军派系太过庞杂,失去了统一指挥只能任人鱼肉。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天佑大夏。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飞鸟川之战后,李默的新军因为弹药严重不足,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所以宁州防线还得依靠岳宪忠,在李默的力保下,朝廷赦免了岳宪忠,让他戴罪立功继续镇守宁州边关。

    几乎同时间,宁琦登基称帝,改元同光的消息传到了草原。

    大夏抛弃了给他们带去灾难的皇帝,新皇帝登基就改元,显示了与旧皇帝决裂之心,指望拿宁睿敲诈大夏的计谋宣告破产。

    而飞鸟川一战的结果也让匈奴人认识到,征服中原的时机尚不成熟。青鬃川一战,匈奴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实力也受到极大的损伤。

    匈奴王麾下最精锐的两个万人队战后一度瘫痪,乃至左贤王率部南下时,竟发现无兵可用。

    至飞鸟川之战后,匈奴王敏锐地意识到他已是强弩之末,继续南征绝不是什么好主意,或者跟大夏开启谈判才符合他的利益。

    宁氏也无意再打下去,南方的对手虎视眈眈,域内的诸侯蠢蠢欲动,国库空虚,边将坐大,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再打下去极有可能是亡国灭种。

    既然匈奴人愿意谈判,那就谈判吧。

    双手代表在兴元府(宁州)下属的雄县进行了第一次接触。

    匈奴人主动提出送还大夏的前皇帝,部分皇族亲贵,以及俘虏的一些高级将领,并允许大夏的百姓用真金白银和他们认可的东西赎回他们的家人。

    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是真,但并非全部阵亡,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死,而是成了匈奴人的俘虏。

    匈奴人残酷虐待他们,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但他们毕竟是人,要吃要喝,若再不把这些人打发掉,匈奴人非得被他们吃垮掉不可。

    匈奴人当然不介意用武力手段解决他们,但如果能用他们来换取现实的利益,为什么一定要动刀动枪呢。

    最后一个要求则是希望大夏正在边境开设榷场,互相贸易。匈奴人拟了一个名单,他们希望大夏在幽州c太原c兴元府c丰州和灵州开设榷场。

    长安方面提出的条件有匈奴必须全面从大夏边境撤军,包括但不限于丰州c兴元府c云州c幽州以及辽东,并承诺永不兴兵南犯,也不得暗中支持云州的叛贼,不得裹胁草原上忠于大夏的各部落。其次,匈奴方面必须交出大夏的叛徒尚铁牛。

    第一轮谈判未能达成有效结果,双方不欢而散。

    战争继续。

    养精蓄锐一个月后,匈奴人调整策略,把主攻方向转向丰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