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四十八章 暂不还款(第1/2页)  重生之资源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方明远差点笑了出来,这话倒是也符合施志辉的脾气,蓟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背后是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自己本身这些年来在内地的电影电视剧方面又做得相当地出色,已经是国内家里谁陪着吧。”方明远道。

    赵绪安这一次过来,一来是问问方老爷子的情况,二来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与方明远商榷。

    “去年到今年的这一场旱灾,对省里的农业生产打击不小,冬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少了差不多百分之十五。苏书记、李省长在一周前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来今年要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潼宜当然也不能够例外。我和元市长商量过,既然省里这样要求,我们当然要给予配合。而且方少你不是一直提倡实施节水型农业吗,这一次就开始在辖区内开始大面积推广。”赵绪安道。这一场旱灾,虽然说潼宜境内受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造成了粮食一定程度的减产。而且这件事情也令赵绪安他们生出了几分警惕,秦西省原本就属于容易干旱少雨的地区,如今经济发展,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的需求不断地攀升,水资源紧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减少农业用水,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水资源,避免旱灾对潼宜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成为了市里最近一段时间讨论的重点问题。

    但是想要在潼宜境内大面积推广节水型农业,前期的投入是很多的,尤其是最初的时候,为了打消农民们的顾虑,需要市里资助一批人来做示范户。而且,潼宜境内的境内以前所修建的那些水利设施和灌溉设施大多都是二三十年前、甚至于更早时,经过了这么多年,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已经普遍老化失修,干支渠道破损、淤积和田间工程损毁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不仅造成输水损失严重,而且使实际灌溉面积大大低于设计灌溉面积。这也是秦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粮食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赵绪安拿出了一份由秦西省相关部门出具的统计数据,上面表明,由于省里的农田灌溉设施普遍性存在老化失修,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百分之五十,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百分之四十,才造成了干旱来临时,很多地方面对干旱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

    “这些年来,省里的粮食产量还能够基本上保持上涨的势头,说白了都是靠着地下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打机井投入使用,但是地下水资源一样是有限的,所以说省农业基本上还是要看天吃饭!”赵绪安轻叹了一口气道。

    方明远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一次旱灾不仅仅是秦西省受灾,据他所知,全国有十几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受灾,有的地方甚至于出现绝收!这一次大旱,不但暴露出华夏农业如今依然是“靠天吃饭“的问题,也暴露出农村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监测、预警设施薄弱、农民抗旱意识不强、水资源的利用过于粗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会时,一位农业专家提出的看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粮食重心出现了由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向水资源紧张的北方转移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在进入了新世纪之后,就更加地明显。南方很多省份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出现明显下降,粮食总产量下滑。而北方的粮食产量却在逐年提高,传统的南粮北运如今已经变成了北粮南运!这种现象必须要引起国家的重视,北方的粮食产区之所以能够保证粮食产量,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原本的低产田由于灌溉设施的改善变成了高产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方超采地下水资源!在很多地方,由于常年超采地下水,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地下漏斗区,长此以往下去,会造成大问题的。”赵绪安一脸郑重地道。

    “是啊,当年都是漕粮进京的。”方明远轻叹道,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容忽视,但是要说国家没有注意到,那肯定是扯淡。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