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谁是枭雄 11(第1/4页)  血色汉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郡,地处并州最西端,与溯方c西河接壤,毗邻羌胡,乃大汉实实在在之边地,常年战乱,人口流失严重,一度与西河成难兄难弟,全郡十城,人口方五千户左右。

    中平元年,黄巾之乱时,更被羌胡与匈奴联手攻略,郡治更迁至洛阳,成侨治。

    还好,上郡百姓虽命运多舛,却恰逢姜麒攻打南匈奴,一举肃清边关,并守卫溯方c西河两郡。着以多年过去,受麒麟将军威名,再无异族敢寇边。

    边关无战事,百姓之幸。郡中无贪官,更是百姓之幸。久经磨难之后,太平间,西河百姓又遇到了更大的幸事。

    钟繇c钟元常,颍川名士,少有才c人聪慧,一手书法,名动天下。也如大多仕子一般,少举孝廉,历任尚书郎c阳陵令。

    然虽少年得志,钟繇却不忘本,更如受党禁而离任的父辈般忠直,胸怀坦荡,因不耻与弄权之宦官为伍,称病卸任于阳陵。

    直到长社与刚从军之姜麒相遇,这才重返官场。先为长社令,后又除上郡郡守。

    当然着除上郡郡守看是升官了,然一个常年战乱之郡,与一个中原之县相比,是否是升官还有待商榷。

    不过着人人避之不及之郡,钟繇倒不嫌弃,不但因君有命不敢不从,更因昔日同窗c好友皆在左右,能与志同道合者共事,乃幸事。

    钟繇之幸,一展抱负。百姓之幸,轻徭薄赋。当钟繇到任后,短短半年,郡中再无贪官c酷吏,更无劣绅恶霸,战后之创c逐渐舔复。

    一时间,上郡百姓对钟繇之爱戴之情,就如家家新供之长生牌般,连绵不绝。

    只是却很少人知道,钟繇一个文弱之士,上任不过就带区区几个家仆,怎就能神奇的在短时间内,不但肃清郡中盗匪,更震慑宵小不敢反抗。

    唯聪明者,听到上郡属官,郡丞陈群c长史辛评c司马夏侯兰之名后,似乎明白了。

    陈群c辛评c夏侯兰何人,个个身披姜家军烙印,再加上上郡之龟兹县c属国都护府,皆有姜麒旧部驻守,一切都明朗了。

    就如丁原在并州时,哪怕不承认,却知晓,他之令,对上郡根本没有用。

    肤施;上郡之郡治,军事重镇,靠近长城,有塞上咽喉之称,当年防御匈奴,秦上将军蒙恬就在此驻兵十余年。

    而时隔数百年,决定上郡之将来,又一位上将军,踏上了肤施宽阔的秦直道,

    秦直道,秦始皇时,同长城一起修建之举国工程,哪怕以经历数百年风霜,却任然完好的履行着当年的使命,道路宽阔c夯土坚硬,竟无杂草附体。

    “老典,你说要是着并州各郡都有着秦直道,兵马运送得有多快!”身骑战马,当踏上秦直道,颠簸之感顿少时,一身风尘的姜麒取下面巾,减缓马速中感慨道。

    “主公,着路确是好,有这么平坦的路,马车都不会陷了。”尽管思想简单,然对于眼前浩瀚之工程,典韦还是称是道。

    “嗯,待收复了并州,麒就命令各郡开始打通官道,要车马皆能驰。等以后强大了,我们就依靠此路一直杀向塞外,灭尽天下异族”走在秦直道,感受着当年秦始皇的气魄,姜麒也是雄心顿生,大言不惭着异想天开道。

    “不管去哪里,老典此生定护卫主公身边!!”对于姜麒磅礴之志,好附和者可能当即言,愿为效死,不过典韦却质朴的回答道。

    “好!如有那一天,你我便一同踏进异族王庭。好了,马上就到肤施了,等事情办完了,请你吃大餐,驾”对于典韦之忠诚,姜麒从未怀疑,就如今日独骑来上郡,他谁都没有带,就一个典韦随行。

    秦直道,不愧秦直道,骏马驰骋于上,一路无阻,十数里之路,转眼即至。

    姜麒亲赴上郡,不是什么秘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