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零三章:征服(第2/3页)  唐朝最佳闲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约一千四百里,但实际上的距离,早已经超过了一千八百里,甚至更多。

    因为一部分地区有驿道,所以实际距离大约在一千七百余里左右。

    即便是一路上全程加急,为了节约时间,更是有不少的驿员直接穿城而过,引起一阵阵的骚动,甚至还因此有人因为没来得及躲闪,直接被驿马给撞翻在地的。

    什么?把驿员扣下来赔钱?

    醒醒吧骚年,停是不可能停下来的,以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更加不会!

    至于赔钱做梦去吧!

    那个被驿马撞到的百姓,浑身上下更是有数根骨头都被撞断,更是当场吐出一口鲜血。

    可在看清撞到自己的那人之后,那百姓的选择很聪明,直接让开路让驿员离开,然后他自己则拖着一身病体艰难的离开。

    可骨头都被撞断了,稍稍动一下都能令人疼的直咧嘴,所以,当官府武侯赶到的时候,那百姓才刚刚离开事发现场不到五步的距离。

    再然后,武侯找来了郎中,然后直接下发了处罚命令,罚款三十钱,待其伤势好了以后,入狱三个月。

    不要觉得律法很苛刻,如果没有避让驿马的人是县令,或者是官府的人员,被撞了之后,他们也会享受同样的待遇,而且还会罪加一等,并且加上剥夺官身,永不录用这种惩罚。

    就这样,在信件从雅州发出的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远处的天边刚刚泛起丝丝的鱼肚白的时候,一匹驿马,身上载着一名驿员便出现在了长安城门之下。

    因为天还未亮,长安城门尚未打开,加上守城禁军看不到对方,所以开门的时候稍稍耽搁了一些。

    不过耽搁的也并不久,直接从城上扔下一支火把,借助着火把的亮光,看清楚了对方的身份,在短短数十个呼吸间的功夫,沉重的城门便被打开。

    然后,驿员从城门禁军手中接过一支火把,便朝着太极宫方向疾驰而去。

    火把不是为了看路,而是为了照亮自己周边,以免那些巡逻的将士看不到,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从雅州接到这次任务开始,到信件安全的抵达长安,全程一千七百余里,用时十三个时辰多一些,也就是说,在现代驿站的帮助下,这一次的信件已经达到了以往速度的两倍,这就很恐怖了。

    虽然在唐后期,驿站的速度也比之前好很多,甚至唐玄宗可以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由此可见,驿站系统是否能够合理的安置,运行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还是很重要的。

    当然,历史上唐代的驿站系统虽然体现出了作用,但是弊端太多,加上皇帝总是利用驿站干私事。

    干了也就干了,可瞅瞅他都干了点啥?

    用传递紧急军情的渠道,去运输新鲜的水果来讨好后宫,一次也就算了,还经常这么搞。

    结果搞得唐后期的驿站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代价,只能通过驿站系统也自己夹带私货,以此来维持驿站的正常运转。

    哦,对了,需要提醒一句,历史上唐代的驿站并不是国家出钱建造的,而是分片划分,每一个区域内的地主豪强出钱出人来负责建造和日后的运营,标准是朝廷统一下发的,好处嘛,驿站的老大就是你了,好歹也算是个朝廷的正式官员。

    那些世家不在乎这些,可一些实力不如世家的有钱人,可就忍受不住这样的诱惑了。

    李元吉也同样是没钱建造那么多的驿站,但驿站系统又尤为的重要,不得不建。

    所以便采取了比历史上唐代更温和,更稳妥的一种方法。

    历史上是将这些责任分摊到那些有钱人手中,而李元吉则是将其分摊给整个乡的百姓,分配到户,因为基数大,所以每家要出的钱粮也就少的可怜,一年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