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零八章:卿不许再拒绝(第2/3页)  唐朝最佳闲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反而比起其他将领,李靖在李元吉手下获得的信任反而更多一些。

    换个一般人,绝对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出辞呈,如果是侯君集的话,那货保准会满脸得意的前来邀功。

    只是,那货未免太自大了一些,屡次违反军规,还数次顶撞统帅,自认为回到长安,皇帝也不敢怎么着自己,然而结果却是,侯君集太自大了,以至于现在都还在监狱里待着。

    当然,只是一句话,自然不可能说服李元吉,这一路上李靖也想了不少的理由,“此番击败吐蕃之后,大唐周边再无强敌环绕,而大唐也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经不再。而且苏定方在此战中的表现也很不错,他已经足以坐镇一方了,而臣已是花甲之年,这一辈子也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所以,臣现在想回家颐养天年,享人伦之乐。”

    李元吉愣愣的叹了口气,他知道,李靖说的话很有道理,即便自己身为皇帝,在这种事情上也不能强行阻止。

    在后世,六十岁的高官,根本不算年纪太大,他们可以在干个五年,十年。

    但是现在不行,大岁数的人,并不是很多,甚至很多百姓都活不到六十岁,这是医疗,营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所以,自己没办法将他强留在军中。

    可李靖这样的人,就这么放他回家,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却是巨大的损失。

    不能强留,又不想让他走,李元吉也是陷入了两难之中。

    “朕理解卿的苦衷,可大唐的确需要卿这等老臣坐镇。”最终,李元吉还是决定要挽留一番,同时脑子里也在迅速的旋转着,找一个最合适的方案。

    “大唐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顶上来,当下已无大的战事,陛下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等他们成长起来”李靖目光坚定的说着。

    “卿可是觉得朕大力提拔年轻将领而忽视了老臣的感受?”李靖的话让李元吉觉得有些酸酸的。

    的确,在年轻将领的提拔方面,自己做的的确是有些过了,甚至可以说有些拔苗助长,老臣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必然会有些其他的想法。

    想想看,一个年轻的后辈已经站在了他们头顶上,对于一个驰骋沙场多年的老将来说,心中又会是股什么样的感觉?

    就好比你是一个老师,有朝一日,你的学生却站在讲台上给你讲课,那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不!”李靖摇了摇头:“陛下提拔年轻将领一事,虽对老臣来说有些不公,但对于大唐来说却是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年轻人顶了上来,大唐的整体军力才会强盛不衰,若非如此,怕是十年后,大唐的军队将会出现人才的断层,苏定方是个很不错的苗子,无论是臣,还是在他手下的那些老将军们,都对他无二话可说,臣此次请辞,真的是因为年纪大了,想多陪一陪妻儿家人,臣这一生亏欠他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既然卿意已决,朕便不再多劝了,卿可留在长安陪伴家人,不过”自知李靖是不可能在继续领兵了,原因很简单,跟程知节一样。

    怕功高震主,从而给自己带来祸事。

    征服吐蕃,虽然表面上看李靖虽然不能算是头功,但若是没有李靖的牵制,这一战不可能会这么顺利,所以,功劳完全是李靖主动让出去的,他在给苏定方铺路,同时也在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这样的人很聪明,可有时候却也很糊涂。

    “卿可以陪伴家人,但大唐绝对离不开卿,卿的想法朕已知晓,朕这里也有个去处,既可以让卿日日陪伴家人,亦可不用过于操劳,朝会什么的,卿愿来便来,不来也无妨,朕不会强求。”李元吉想到了一个好去处,甚至可以说,在那里,李靖所发挥的作用,远比待在军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