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二章 边疆风云(第2/3页)  落灯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翻眼球再说。总之也好让同僚知道咱自己这一身功夫不是浪得虚名,拿不出手的猴子演大戏,靠唬来的。

    看着堂下一众文武臣子的反应,国主李天昭却凛然开声喧喻道。

    “众爱卿,休得胡言乱测,枉费时间。虽然太后心急之情情有可鉴,可你们身为朝臣却如何也这般肤浅。不仅不静心思谋想策,反而趁机添乱,胡哄乱语,你们这是作何种道理啊?”

    “朕如今也想通了,与其让你们一起去抢这个饭碗,还不如让朕亲自点将的好。省得让众位爱卿都沉此事,荒废其他政事啦。如此做法,只能坏人社稷而毫无裨益,朕岂能让尔等为之呐。”

    众臣子听得国主李天昭如此一说,马上又沉静了下来,全然瞪着眼睛看着国主问道。“那以国主之见,何以为之下。”

    李天昭冷冷一笑,喝道。“自然是朕钦点大将军李亮光北上为之了,你们啊,就莫再参与此事了。各归各位,该干吗的干嘛去,千万别在谎废了朝中的正事。”

    众臣子一阵嗵动之后,果然各归各位,不再多此一言。此时,大将军李亮光却从众臣子之中越众而出,猛然作礼道。“国主钦点老夫领兵北上救王子之事,实属让臣下惊喜万分。十多年前败于此地的耻辱,老夫总算有机会一雪此仇了。”

    大将军李亮光此言一出,太后梁氏在高堂之上又高声说道。“大将军若能一雪此仇,如此甚好。那我孙儿之事就全拜托大将军一人之手了,希望大将军不负衰家之托,一定要马到成功,救回衰家之孙,河阳王的骨内遗孤。”

    听了太后有嘱托,大将军李亮光又躬身道。“臣一定不负国主和太后的重托,兵锋北上之日,必救下太后孙儿河阳王的遗孤,决不侮辱国主和太后对臣的期望和倚重之恩!”

    “嘚了,大将军,你的这些表白之话衰家就不想再听了。难道衰家还清楚你的为人吗?放心去吧,你的后顾之忧衰家和国主为你断了。”太后梁氏又当着这么多的朝臣说道,心中的担虑好像才略微放下了一点点。

    太后的话刚落下,国主李天昭又喧喻道。“那大将军何日领兵北上啊?才可解大后之忧呐。朕倒是不希望这样的日子拖得大长了,让母后颇为疑虑和牵挂。”

    李亮光跨步上前作礼道,“此等军国大事当然是越快越好,千万拖延不得。若是国主和太后再无吩咐,那老臣即刻点兵起架,北上安邦救人。”

    听李亮光如此快人快语,国主李天昭猛然叫好道。“朕就知道大将军最是行动讯速之人了,你既如此做了快速的决定,那朕自当鼎力支持,为你提供便捷之道。”

    “嗯,老臣感激国主之恩,哪老臣即刻退朝,领兵北上了。”李亮光再次拱手作礼道,一时已做好了退朝而去的准备。

    “去吧,朕祝你马到成功,帮朕解了这国之忧患。”  李天昭语出自然道,一时又挥了挥右手。

    午时三刻,京城的的北门中,国主李天昭和太后一路乘坐着龙撵,在一众官员和宫娥的相护下,慢慢相送着领兵北上安邦定边的大将军李亮光。

    李亮光此时已是身着一身金黄色的铠钾,伴着鲜红耀眼的绸衣彩带,端坐在一匹全身浑然棕红色的火烈马上,那神态举止宛如一尊下凡的天神,威风凛凛,气度非几。让人一目之下,自觉不可侵犯。后面紧跟着四队整齐划一威武的大军,犹如四条出海的蛟龙一样,精神抖索,卷起长风破浪,惊涛拍岸。

    街着两旁,更是夹道欢送王师北征的京城平民陌姓。他们像过着新年的节日热烈气氛一样,把家中最好的糕点和煮熟了的鸡蛋装在竹蓝中,横跨在手,列在夹道之上,为出征的兵卒一一送上。

    如此声势浩大的出征欢送场面,已是好多年没有过的了。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李亮光只觉得眼前一阵热血飞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