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黄龙五年,楚地再乱,与此同时的,三晋之地,赵韩之地也是有叛乱发生,刘纪派遣汉军征伐。
宣室殿,刘纪坐在高高的雕刻着龙图案的龙椅之上,头戴旒冕,盯着汉室群臣。左相李斐上谏道,“君上,楚地再反,赵韩之地也是有叛乱所生,下臣以为,乃是君上未曾将其王室子弟诛尽,方有祸乱之生。所以此次平定祸乱之后,君上当诛尽诸国王室,以防祸乱再生。”
“不可!”
李斐之话,刚刚落下,便是立刻有一人反对,众人视之,乃是谏议大夫司马骞。要问汉室之中,名节高尚之人,必谈司马骞。司马骞乃是与刘纪在齐国便是识得,当年的百家论战,使得刘纪对这位史家弟子心生敬仰之意。汉室灭楚之后,司马骞本欲为楚国殉葬,却是不料其乃是刘纪重点保护之人,竟然自杀未遂。但是虽然如此,司马骞因为楚亡之故,依旧是未曾接受刘纪的征用。
直到黄龙三年,刘纪迁都长安之后,再次征召司马骞,并以史家之风骨形容于司马家族,彻底将司马骞打动,决定受刘纪征召,入汉室为官。
谏议大夫,在汉室算不上什么高官,但是司马骞,绝对是连高官都惹不起的存在,因为他之风骨,令许多人汗颜。在劝谏之方面,乃是出了名的谏臣。哪怕是刘纪,对其都要畏惧三分。史家之风骨,在司马骞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刘纪曾明言,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汉国有司马夫子,大汉之幸,万民之幸,寡人之幸。
刘纪这一言,彻底奠定了司马骞那崇高的地位,从此之后,百官之中,皆是对司马骞畏惧三分。所以如今的司马骞才敢出言反对左相李斐之言。
要知道,左相李斐乃是治理朝政十余载之相,在汉室中威望,不下当年之魏平,甚至还犹有过之,如今能够反驳李斐之语的人,并不多了。
“司马大夫?为何不可?”
李斐眯着双眼,看向司马骞,对于司马骞反驳他的话语,丝毫不曾气愤,司马骞连刘纪之话语都敢反驳,经常使得刘纪龙颜大怒,与刘纪比起来,他这一个左相,又算得了什么?司马骞乃是谏臣,乃是史家弟子,也是孤臣。满朝文武,能够与司马骞真正交好之人可是不多。
“如今大汉之所以能够安定天下,四海升平,万民敬仰,此皆是因为君上之仁!无论是仁政,还是仁行。汉室数十年来,所灭国者无数,可是民众叛乱者极少极少,此皆是因为君上之仁德!每破一国,汉室皆不肆意屠戮其王室,遂诸国王室心服,亡国之民感恩君上之德。如今左相因为些许叛乱之事,便是诛尽诸国王室,此举乃是暴政,更会使得亡国之民气愤,民心若是背向,只怕比今日各地之祸乱还要甚之。”
司马骞道。
李斐盯着司马骞,微微摇头失笑道:“司马大夫,只怕你说反了,若是不诛灭这些诸国王室,只怕这祸乱更为严重!许多王室子弟认为有复国之机,亡国之民认为有复国之机,尽皆叛乱,汉室虽能扑灭战火,可是根基不除,斩草无益。”
“诸国王室反叛者乃是少数,岂可一概决之?”
“司马大夫可知,这数十余年来,诸国王室子弟反叛之数?”
李斐淡淡一笑,上前向刘纪谏道:“数年之休养,秦国之心日益骄甚,两年之前的秦汉魏地之战,我汉室退兵,使得秦人认为我汉人不过如此。整个秦国民众,皆有战心,下臣认为,秦国不日之间,便是有再起大战之意……此次秦汉之战,我汉室当全面以敌!在此之时,不能允许有任何之事,阻拦我汉室与秦之战!诸国王室不除,若是等其在秦汉之战之际反叛,扰乱后方,又该如何处置?”
“下臣附议!”
继李斐之后,太尉孙懿也是开口了,随后高郜也是犹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