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梅勇的专员之路(第1/3页)  领先四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江省与湘江省,是中国的鱼米之乡。

    梅小白在这里的常务副省长屁股都没坐热,换届之后,到邻省豫州省当了专职副书记。

    尽管在汉江当官的时间很短,还是让汉江人感受到梅家的强大。

    当初梅小白一到就纷纷投靠的人,不约而同上升了,有的都是跨省调动。

    汉江人对梅家的观感很复杂。

    一方面,梅家在中国确实权势滔天。另一方面,梅勇在京城被巫山落面子的事情传了过来。

    对方是谁?父亲换届看上去没有多大进步,是粤东省专职副书记、粤南市委书记。

    同志哥,巫立行在当地区专员的时候,梅小白贵为中组部副部长。

    这才几年?两人的职位平起平坐了。

    不,严格说来巫立行更有优势,是世界都瞩目的粤南市一把手。

    以前那些准备帮扶梅勇的人退缩了,纷纷观望。

    说好的省会城市市长,变成了樊城地区专员。

    一个好汉三个帮,梅勇来樊城上班也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带着行署副专员、办公室主任曾应开。

    曾应开你不知道?那你总该知道和风吧?

    新来的曾应开同志,曾担任和风县的县委副书记。

    如果说巫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和风县已经迎头赶上,而且凭借着优质的资源优势,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老曾啊,有了和风的经验,相信你对经济建设这一块并不陌生。”梅勇的声音很疲惫。

    通过曾应开的建议,他上任后并没有动作,到处走马观花去视察一番。

    各地走访后,梅勇有些泄气了。穷乡僻壤的,怎么发展?

    幸好,有这个识途老马跟着来。不然怎么开展工作都没头绪。

    这并不是说梅勇的性格突然厚道起来,只不过到了下面,原以为离开京城那潭深水,自己可以大展拳脚。

    没有基层经验的梅勇。有一种狗咬虱子,无从下口的感觉。

    他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在对手阵容中也混得风生水起的曾应开。

    听说这人的能力,连巫山都不得不折服,要是不回京城,就是一个县的县委书记。

    “专员,你与梅家国不一样。”曾应开看着外面的绚丽秋色,漫不经心地回答。

    与北疆的漫漫黄沙相比,樊城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但在内心里,他还是更喜欢那出了绿洲就是沙丘的地方。更喜欢那里朴实的民众。

    “噢?”梅勇大感兴趣:“怎么不一样法?”

    “你是梅家的嫡系,梅家三代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曾应开淡淡应道:“梅家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你倾斜。”

    “这倒是!”虽然是秋天,梅勇却感到十分燥热,他把衬衣的扣子解开,路出里面的结实肌肉。

    年少时的争强好胜。让他对身体相当看重。

    “关键我不晓得怎么去正确引导资源,”梅勇苦恼着:“我拿着钱却不知道究竟能干嘛?”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曾应开的神色稍微认真了些:“我们这里的资源有哪些?想想吧,巫山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都能搞起来。”

    “本土资源?”梅勇的眉头皱得更厉害:“我看不到任何资源。公路坑坑洼洼,老百姓的脸上死气沉沉的,除了山还是山。”

    “说对了!”曾应开举起大拇指:“公路不行,和风怎么整的?专员。我们除了山以外,你看那是什么?”

    “修路?!”梅勇一拍大腿,顺着对方的手指看过去:“那是汉水呀。”

    “对了!”曾应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要致富先修路。有山有水,水从山间流过,产生巨大的落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