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章 道根的疑惑(第1/4页)  望断时空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凌星在苗苗号和九玄门之间,来来回回了四趟,把警卫团的四千余人接到了九玄门的四个营地。接着,他就闭关专门研究十面封禁玄妙大阵。

    传说中,东海烟涛微茫的海面,飘浮有三座神山,分别是蓬莱,赢洲和方丈。三座神山上住着神仙,往往通过海市蜃楼,向世俗人等昭示他们的存在。但是,有许多慕神羡仙的人们驾舟泛海,苦苦搜寻,都是一无所获。

    当然,也有人声称,看到过神仙踩着一道白光,从空中一划而逝,甚至比流星还快。据说,有些官宦权贵之家的公子小姐曾经出海,一去不回。传言中,他们就是寻找到了神山的位置,登上了神山。这个传言传出后,很多富人争相买船出海。虽然绝大部分乘兴而去,扫兴而归,但也有极少部分没有回来。

    最近,东海之滨悄悄地流传着一则消息:险峻峭拔的泰山极顶有一个神仙的门派正在招收弟子。听说神仙们招收的大部分都是贫家子女。那些略有能力供自己孩子的平民,都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送自己孩子去修仙。家里如果有个神仙弟子,很可能会从此改变家里的地位。

    蓬莱城是宋国境内靠近东海岸的大城,也是天然的良港。其物产差不多都是海产品,如海盐,各种水产品。也有海外舶来的珍珠,玳瑁和珍贵的由海产品加工的手工艺品。

    出海寻神访仙的人们,大都从蓬莱城扬帆出海。据说,每年的春末夏初,可以在这里有幸观看到海市蜃楼,甚至能清晰地一睹神仙的真容。现在,时已盛夏,观看海市蜃楼的黄金时间已过。为了能让游客更好更方便地观看,蓬莱州的官府在海边建起了一条长廊。里面是文人骚客所作的描述海市蜃楼的各种诗词赋和描写海市蜃楼的画作。因此,这里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从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镇。

    镇中间有一座规模不小的酒楼。此时,酒楼内客人不多,比较冷落。

    位于靠近海边的三楼窗边,围桌而坐的四个富商,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谈论着最近的新闻。

    一个胖子中年人,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说话时胖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他神秘地低声说:“听说了吗?九玄门招弟子,不看富贵和权势,只看资质。据说有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招进去了。”

    一个中年高个子,眼中精光频闪,他不屑道:“胖子,你说的,早已是旧闻了。我刚刚把我的儿子送进了九玄门。最新的消息是,九玄门拥有好几万门人弟子,个顶个的,比皇帝的禁卫军要雄壮百倍不止。”

    另外三个人震惊地无以复加,一个个大张着嘴,瞪着高个子中年人。还有一个老头儿,嘴里往外流着油沫,也顾不得擦上一擦。

    靠近西边坐着的则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剑眉大眼,鼻直口方,说话也很有气势。他皱眉说道:“字贵兄,你说的太夸张了吧?一个江湖门派,竟然有数万军队,难道想造反吗?”

    叫做字贵的高个子中年人神秘一笑,道:“赵先生,不瞒你,这是内部消息,信不信由你。”

    胖子连连点头道:“我相信,我相信。想想啊,那可不是普通的江湖门派。那是修仙门派耶,里面肯定有神仙呀。神仙据说是万能的,什么撒豆成兵,什么点石成金,制造几万军队,又有什么为难呢?”

    赵先生皱了皱眉,略带怒意,道:“世上根本没有神仙,哪里来的撒豆成兵?这都是家的杜撰,无聊文人的自我陶醉而已。”

    老头儿理了理自己的山羊胡子,笑呵呵道:“不见得吧?就比如眼前的海市蜃楼,如果不是神仙弄出来的,谁又有这么大的能耐?”

    赵先生一挥手,激动道:“根据我的研究,海市蜃楼是由于太阳光线造成的。具体原理如何,我正在继续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海市蜃楼绝对不是神仙的杰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