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府中人纷纷议论,说大姑娘脑子本就不好,这再一磕,可不就更傻了。
她不信,守了一夜,第二日,七月醒来,没有如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傻,但却已经不再是她的七月。
就在这一天。
这次,她绝不再午睡了。
她要好好看着七月,任何妖魔鬼怪都别想再侵占七月的身体。
她握紧了双手,斗志昂扬。
她陪着七月待了一上午,拉着七月的手,没有片刻松开过。很快,中午来临,主仆几人简单用了午餐,红绡绿袖吩咐小丫头收拾碗盘,宜生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走几圈然后去午睡,而是依旧陪着七月。
她看着围墙日影从长变短,又渐渐从短变长,心也像那日影一般,长长短短,无法自控。
当日影遮住围墙下的芭蕉时,院门陡然被拍响。
宜生的心脏猛然一跳。
绿袖去开门。
“我们姑娘想跟大姑娘一块儿玩儿呢,这亲姐妹的,都快一个月没见过面了,叫外人听了也不像样子不是?”门外传来妇人虚假的笑声,带着丝趾高气昂,居高临下的指点意味。
宜生抱着七月,绷着脸,吩咐红绡,“让她滚。”
红绡吃惊地看着她。
因为自小的教养关系,即便再怎么生气窘迫,少夫人也从未说过这样直接,甚至可以说是粗俗的话。
“我说,”宜生握紧拳头,又重复了一遍,“让她滚!”
“不论是谁,都让她滚!”声音里已经带上明显的怒气。
明明是听惯了的、最是温柔悦耳不过的声音,却平白让红绡觉得不寒而栗。红绡浑身打了个激灵,急忙跑了出去。
绝不能让她们进来!
看过帐后,宜生就没在归翰斋待多久,而是起身去了对面的奇趣书堂,在伙计的热情推荐下,买了五六本据说最近最受欢迎的话本子,然后便坐车回府。
马车上,宜生随手翻开一本。
是个老套但也算经典的故事。
有才有貌唯独没财的穷书生,偶遇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奈何小姐父母嫌弃书生穷,冷酷无情棒打鸳鸯,期间又有小姐门当户对的未婚夫出来扮黑脸,小姐与书生的情路一波三折,幸而书生争气,重重阻碍下仍然金榜题名,最终抱得美人归。
以宜生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故事实在有些老套。但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恐怕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抑郁不得志的穷书生们来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故事一下就圆了他们两个梦。而对于困在樊笼里的闺阁女儿来说,又何尝不希望自己挑选称心如意的夫君,哪怕可能自己挑的还不如父母挑的。
又翻了几本,却没第一本这么老套了。
妖鬼仙神,诡异离奇,篇幅都不长,但一个个小故事却都算引人入胜,也怪不得能够畅销。
不过,终究还是局限了些。
而且,看惯了晋江的长文,再看这顶多几万字一篇的话本,宜生居然还有些不习惯。
如今的话本只能算做是短篇,最多不过三五万字,故事固然精炼轻巧,却因篇幅所限,影响力终究还是不如长篇。而且,宜生看了看手中几册薄薄的书,从纸张质地和印刻水平来看,这些话本子明显是比较廉价的麻沙本。
麻沙乃是福建一镇,以盛行刻书闻名,京城坊间几乎有一半书册都是出自麻沙。然而多不代表好,麻沙本所用竹纸质地薄脆易损,刊印也多有错漏之处,因此麻沙本几乎是廉价和低质的代名词。
有钱人自然对麻沙本不屑,但对手头不宽绰的人来说,麻沙本却是个好东西。
就比如这奇趣堂的话本子。
薄薄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