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7 【威逼不如利诱】(第1/3页)  铁汉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7

    “我想问问诸位,一个月吃几回肉?”

    废话嘛!在座的都是些什么人呐?东三省的要员!虽然有些人在朝廷那边只有五、六品的官衔,在奉天城的总督府里,可是实打实的实权人物,脚板跺一跺,东三省地皮抖三抖的厉害角色,也都是杨某人从带兵打仗到移民实边,再到今天身居大清界第一人高位的忠实干将。实际上,这些人真要按照朝廷那个破品级来算的话,最少也得是四品京堂外放府道的待遇!一个月吃几回肉?咋,参总你寒颤你人吧?咱们天天顿顿都吃肉!

    杨格没有得到回答,他也并不需要得到回答,因为刚才有人已经回答过了。

    猪肉1斤要花140个制钱,一两银子只能买10斤猪肉,一头出栏的肥猪实际价值在50两银子左右。那为何老百姓不养猪赚银子啊?两个原因,没余粮单靠猪只在山上、野地里吃草拱食,五年也养不出大肥猪来;第二个原因是厘金太高,各处税卡一盘剥下来,老百姓辛辛苦苦,节衣缩食养出来的肥猪,交税卖出之后就只能赚几个制钱了。

    同样的问题放在在座诸人身上,按照每天每家吃1斤猪肉计算,在吃肉上每个月的花销就将近4两银子,这4两银子是啥个概念?相当于两名上等兵的军饷,相当于一个煤矿工人的基本工资。

    在杨格看来,历朝历代的晚期,起义、革命,可以说都是肚子给闹得。

    洋务派们只知道搞军工武装军队,以此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民族资本家们倾心于轻工业,在纺纱织布这样的小闹闹上的投资是不亦乐乎,要他们掏银子搞什么钢铁工业、搞什么化学工业,难而又难。就这两种人都还算是先进人物,杨某人还得哄着、用着、抬举着。不过,话得分两头说,他们的作为是打破已经不适合当今世界的大清国经济体制的“革命”,只是,很不充分。

    少数人的“精英革命”在拥有三万万六千万人口的中国成不了气候!眼光还得放在老百姓身上,移民实边只是给那些没有活路或者敢于拼命吃螃蟹的老百姓一个机会,更多的机会,还要持续的给予他们,让他们能够在关外富裕起来,让他们能够在劳作的同时接受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让他们的子女也逐渐的掌握文化知识,完成中国人在思想上的革命,让工业的大发展、军事的大变革、社会形态的大革命有人才的基础。请牢记

    别看新军如今是风光的很,再往后走,杨某人要是没有大炮兵、装甲兵、航空兵、海军以及相关军工的广泛人才基础,一样要打败仗!

    扯远了,这话扯得太远了!说回目前来,在大清国最先进的关外地区要减少农副产品的厘金都得杨某人拉下脸来说软话,赔上自己的清白,可见,革命不是朝夕就能成功的,国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变强的,人心也不是一件事儿、两件事儿就能凝聚的。

    从杨某人的,必须能有较好的待遇,否则,仅凭爱国冲动无法维持长久。杨某人要达成最后的成功,还需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的嘴巴和口袋着想,让更多人由衷的跟从杨某人。养活移民只是移民实边的第一步,现在,趁着手里有点钱,得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做事了。

    “诸位,我还有三个事儿提出来,大家商量商量。”

    “致之啊。”依克唐阿手指自己官服侧襟上挂着怀表的金链子示意,天色不早了,众人的茶水也该换了,年轻人难道就不想看看梅香那丫头?

    “三个事儿说过就完。”杨格会意点头后,向众人说道:“第一件事,从军队、地方官署、银行三个方面着手,在盛京范围内试行城乡建设的统一规划。军队方面的任务是在关外军团和第二军各自直属的工兵营、新补之工兵科武备生的基础上,组建直属关外军团司令部的战斗工兵团、舟桥工兵营,还要组建由军团司令部和盛京屯垦兵团司令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