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通过搜索关键字或链接直达,根本不可能打开他的视频!
不能指望观众自己来,难道坐着等网站推荐么?那也不太靠谱。
许符忙前忙后那么久,现在不可能被动地把命运交给别人掌管!
宣传!许符决定了,宣传自己的微电影,打广告!告诉尽可能多的人,世界上有《鬼之家》这么一部微电影!
下意识地,许符就打开了贴吧,准备人工撒牛皮癣。要是效果好,就买自动发帖的服务……
然而,就在许符写了一段《鬼之家》的广告、准备发布时。他突然想起了昨天曲京墨“刷点击”那件事情。
世事洞明皆学问。就连曲京墨反复刷新页面这件事,都可以看成一种提醒——方向错了,那么努力毫无作用!
曲京墨、李发卡、黄婷婷,三个女孩子拼命按了十五分钟的鼠标键盘。她们保证没偷懒,确实努力了。但有什么用?网站可不会因为心疼她们,就破例给她们补偿。
换成许符,也是一样!如果他抱着错误的信念,信奉类似于“不断刷新浏览器页面就能增加点击”的谬论,然后做出有违常理的行动,那么必然遭遇挫败。无论他行动时多么努力,都不能成功,只能感动他自己而已。
为了吸引人气发广告帖,似乎也是这样。许符可以很努力地和验证码战斗,不断地发出广告,但效果如何?
互换思维的话,如果许符在玩论坛,看到有人说“我新拍了一部微电影,叫做《xxx》,保证好看”,许符会点开看、甚至搜索关键词去看么?不会。
许符关掉贴吧,重新思考该怎么行动。
不能用传统的“大声吆喝、吸引人气”这种方法。许符根本没有资源吆喝,扯着嗓子也喊不响。最好能像耍把式的卖艺人,通过给别人展示一些特质,吸引别人前去围观……
还得用正当的方法,否则曲京墨会生气的。许符之前想哄骗长笛给个转发,就惹曲京墨生气了。她见不得走偏门的手段……
想到“走偏门”,许符突然有了个思路。他想到的一个著名人物“雕爷”。那人在用互联网思维做牛腩之前,可是以走偏门赚到第一桶金的。
在02年左右,那人发现从市场中赚钱太难,但从“想赚钱的人”身上赚钱却很容易。然后就开了所谓的“连锁美容院”。吸引了很多想要靠创业获得人格独立或者改变命运的人,拿出毕生积蓄去加盟。
绝大多数加盟者都因此破了产、还欠下几十年才能还清的债。而雕爷则由此发了家,如今混的风生水起。
许符不打算模仿其行动,但想要借用那个思路。
许符现在需要“普及度”达标,也就是说他要很高的点击量。按着常理,广泛的观众群体才是他应该重视的对象。但能不能换个思路?比如说,从吸引同行开始?
先让“想拍电影的人”点击来看,营造出作品“火了”的现象,然后观众也就围上来了。
这想法简直脑洞大开,看了就觉得不可能。但真的没有可行性么?许符觉得,这个策略有可能成!
现在想拍电影的人多了去了,想当演员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几乎没有人在网络上发表相应的详细教程,用亲身经历告诉有志于此的人,要实现梦想该付出什么、准备什么。
许符打算现身说法。把他拍摄《鬼之家》的过程全部写出来,再配上照片,图文并茂摆出来给人看。从编剧开始,到分镜图,到排演,到拍摄,可写的东西洋洋洒洒!最后再附上《鬼之家》的链接。
读者看了那么一大串有图有真相的东西,难道不会好奇:作者说得那么热闹,搞出的成品是怎么个样子?
若是能成为话题,引起讨论就更好了!人们讨论《鬼之家》时,声音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